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79786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关于申报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报告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肃农牧委发〔2013〕58号签发人:贾生辉关于申报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的报告市农业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聚居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全省畜牧业重点县之一,有天然草原2678万亩,耕地17-10-万亩,饲养各类牲畜110万头(只),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主产区。全县辖6乡2镇101个行政村,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5个民族,总人口3.75万人,农牧村劳动力1.44人。开展“职业农民”培训
2、,提高农牧民个人素质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当前“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肃南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的工作要求,以不断探索和研究农牧民教育培训的有效方式和方法为工作着力点,整合各方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全面推进现代农牧业发
3、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一、加强组织保障,合理推进新型职业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10-结合全县农牧产业发展和农牧村劳动力队伍建设实际,研究制定了《肃南县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成立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全县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组织、人社、财政、发改、农牧、国土、工商、金融等30个部门单位的具体职责,形成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采取以会代训、远程教育、集中办班等方式
4、,组织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科技副乡(镇)长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就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开展了专题培训,增强了各职能单位做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的主动性。将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纳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范围,全面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开展。二、突出重点,认真开展遴选调查。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从甘肃高山细毛羊标准化生产、牛羊舍饲养殖、设施蔬菜栽培、优质牧草种植、玉米制种、甘草、西瓜种植、红提葡萄种植、小杂粮生产、食用菌栽培等优势产业开展了新型职业
5、农牧民遴选调查工作。经县、乡、村三级自下而上审定,从现有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中遴选从事农牧业生产、有一定经济基础、文化素质较高的年龄在50岁以下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对象100名,并以乡镇为单位,同步建立了管理台账。三、发扬民主,详细制定扶持办法。为了更好地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现有的农牧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牧民倾斜,制定出台扶持新型职业农牧民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扶持制度。我们在广泛征求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1
6、0-通过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的共同酝酿探讨,草拟了《肃南县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扶持制度试行办法》和《肃南县新型职业农牧民认定和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与信贷部门沟通,积极争取农牧民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稳步发展,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对从事标准化养殖、规模化种植以及领办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型职业农牧民,从涉农项目、资金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逐步健全扶持新型职业农牧民创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目前两个办法已提交县委、县政府研究,待通过后下发执行。四、围绕
7、“四个突出”,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化培育新型农牧民。一是突出专业性规范班次设置。坚持“一技一训”、“一业一训”,以一个培训班只安排一项培训内容为基本要求,结合农牧民培训意愿设置培训班次。采取“小班额、多班次”的形式,将专家讲课与农牧民科技指导员示范指导相结合,专题培训与致富能人现身说法相结合,本土培训与外出观摩学习相结合,依托培训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适时适地地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先后赴全国定点新型农民培训试点县区定西市安定区、平凉市泾川县、陕西省安康市等市县学习考察,为推动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健康有
8、序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突出系统性规范培训内容。坚持根据农牧时季节定内容、根据农活定时间、根据产业定课程的“三定”原则,针对各乡镇农牧村产业情况,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内容和时间按需进行培训。-10-从大处着眼,针对特色主导产业选择培训内容,使新型农牧民培育与产业发展相配套,促进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从小处着手,以“掌握和提高一项生产技能”为目标,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系统安排培训,使培训涉及各特色主导产业。三是突出针对性规范培训范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