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65075
大小:18.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地源热泵节能经济性前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地源热泵节能经济性前景分析 【摘要】叙述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和分类,通过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实际运行费用和普通空调系统实际运行费用的比较,指出地源热泵的技术优点和使用经济性。 【关键词】地源热泵;原理;分类;节能;经济 一、地源热泵工作的冷源和热源 普通空调的冷媒都是在直接从空气中排放或吸收热量,地源热泵是将热量间接从地表以下吸收或排放。距
2、地表30m以下的地层是一个恒温带,其温度源于地球表面太阳热辐射和地核热传导的综合作用,被人们称为综合平衡层又称地下浅层。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地源热泵系统就是利用这一恒温带中的土壤、卵石、岩石中的地下含水层以及深层地表水作热泵的源与汇,向建筑物冬季供热、夏季供冷。 二、地源热泵工作原理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
3、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地源热泵系统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循环的同时,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的冷凝,由循环水路将冷媒中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通过室外地能换热系统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室内热量通过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外地能换热系统不断
4、转移至地下,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以冷风的形式为房间供冷。制热状态下循环刚好相反,原先的蒸发器转换成的功能是冷凝器,原先冷凝器转换成的功能蒸发器,以热风的形式为房间供热。 三、地源热泵分类 1、土壤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岩土层中热量进行闭路循环的热泵系统。热泵的换热器埋于地下,与大地进行冷热交换。它通过循环液在密闭地下埋管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地下热交换器的布置形式主要分为垂直埋管、水平埋管和蛇行埋管3类。 垂直埋管换热器通常采用的是U型方式,按其埋管深度可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3种。垂直埋管换热
5、器热泵系统占地面积小、需要的管材少、泵耗能低,单位管长换热量高于水平埋管,但造价相对要高。水平埋管换热器有单管和多管2种形式,一般埋设深度为。水平埋管换热器造价相对低,目前广泛使用。但需要较大场地、运行性能不稳定、泵耗能高、系统效率较低。蛇行埋管换热器比较适用于场地有限的情况。虽然挖掘量只有单管水平埋管换热器的20%~30%,但用管量会明显增加。这种方式的特点类似水平埋管换热器。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
6、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2、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热源是从水井或废弃的矿井中抽取的地下水。最常用的系统形式是采用一侧连接地下水,一侧连接热泵机组。早期的地下水系统采用单井系统,即将地下水经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后直接排放。其缺点是既浪费地下水资源,又容易造成地层塌陷,甚至引起地质灾害。后来产生了双井系统,一个井抽水,一个井回
7、灌。地下水热泵使用最多的是深为50m以内的浅井,其优点是造价比土壤源热泵低、水井与水井之间很紧凑、占地面积小、技术比较成熟。缺点是可供的地下水有限、水处理要求严格、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并且不能受到污染。现在更多采用的是1抽2回或2抽3~4回技术,这种技术目前沈阳等城市采用较多。 3、地表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热源是池塘、湖泊或河溪中的地表水。地表水源热泵主要分为闭路系统和开路系统。在寒冷地区,开路系统并不适用,只能采用闭路系统。地表水源热泵具有造价相对低廉、泵耗能低、维修方便以及运行费用少等优点。但这种地表水源热泵
8、系统也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公用的河流中、管道或水中的其他设备容易受到损害。如果河流、湖泊过小或过浅,水的温度会随气候发生较大的变化,容易产生效率降低、制冷或供热能力降低的后果。这种技术沿海城市采用得较多。 四、地源热泵节能性分析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