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ID:28064673

大小:115.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_第1页
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_第2页
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_第3页
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_第4页
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立村油田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刘向斌1关立志2史金华2(1人庆油田采油工程研宄院钻并没计研究室;2建没集团汕建分公司)摘要木次研允以地质为主体,综合钻井取心、地鹿、测井、测试等资料,运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新立村油m沙二下三个主耍储层参数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索研宂后认力:新立村油m沙二’卜储层参数在平而和纵向上的变化都比较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邀。对沙层组进行综合评价后认为s2T3、s2T5、s/6为本区的主力含油层。其分布规律受成岩作用、的综合控制。主题词:储层参数分布规律控制因素1地质概况新立村地区位于东营間陷屮央隆起带的东端,其北为永安镇油田,南邻广利油田,西与东辛油

2、田相连,东以断层与青坨子凸起相连,属于东西向与南北向两个构造格局,还是继承了辛镇地区东西向构造。永20和莱50两条近东丙向北掉主要断层将本区切割为三个台阶。南部两个台阶由南倾地层与北倾断层形成反向屋脊构造,北部地层变为向北倾没。新立村油田东西长3km,南北长2km,含油面积3.1km2,地质储量691X104t。新立村油田区域构造位置图如图1。阁I新立村油m区域构造位置阁2新立村油田沙二下储层参数分布规律分析2.1储层参数的平而变化规律在此仅以S2T5为例对新立村油田沙二下各砂层组储层参数的平而变化规律加沉积微相、岩石类型、构造应力作用、古气候等以说明。由新立村汕田S2K5

3、的漆透率、孔隙度及砂岩厚度的平面等值线图,结合莱复生按孔隙度的大小对砂岩储集岩的分类标准(如表1)和捷奥多罗维奇按渗透率的大小对储集层的分类标准(如表2),从最高值井区、最低值井区、平面变化规律、综合评价等四个方而对新立村油田S2T5在平而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全而深入的研宂和分析。归纳山新立村油田S2T5储层参数的平而变化规律如表3所示。表1按孔隙度对储集层的评价孔隙度%评价孔隙度%评价20〜25极好5-1()差15〜20好0〜5无价值10〜15中等表2按渗透率对储集^的评价级别渗透率987XIO'%m2评价I>1000极好111000〜100好IIIWO〜10屮等IV10〜

4、1微弱V<1非渗透2.2储层参数的纵向变化规律分析就渗透率的变化而言,沙二下发育的地层为中渗和高渗地层,在纵向上渗透率的值变化较大,渗透率最小的砂层作者简介:刘內斌,(1982-),男,助理工程师,现从事钻井设计;[:作..砂层组描述类别最高值嚴低值井区平而变化规律综合评价井区5?5砂岩厚度(m)>50XI02-21<12X102-14厚度大,大部分井区在30〜45m内变化。厚层高孔渗渗透率(urn2)>2000X101-16<200XI02-7由X20-5,X101-16向四周减小,其值大部分在200〜1000um2,大部分井区渗透性好。孔隙度(%)>24<2由X113X

5、6B和X101-7向四周增大,大部分井区在6%〜20%之间差到好的孔隙度均冇发W、X103X101-7农3新立村汕田砂二K储层参数平而变化统计农组为S/2,大部分井区在60〜140pm2之间变化。渗透率最大的砂层组为S/5,渗透率值大部分在200〜1000um2之间变化。渗透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S2T6组段渗透率值较S2h5组段略有减小的趋势。就孔隙度的变化而言,沙二下发育的地层为屮孔和岛孔地层,在纵肉上孔隙度的值变化较小,孔隙度最小的砂层组为S2h6,大部分井区在5%〜15%之间变化,孔隙度中等,孔隙度最大的砂层俎为S2h5,大部分井区在6%〜20%之

6、间变化,S2T5和S2T3孔隙度的值较其它砂层组高,其余砂层组孔隙度的值较低。就砂岩厚度的变化而言,由于断层十分发育,砂岩厚度在纵向上的变化非常大。沙二下的地层薄厚层均有发育,砂岩厚度相比较而言最小的砂层组力S2n,大部分井区在3〜8m之间变化,为薄层砂岩;最大的砂层组力S/5,大部分井区在20〜40in之间变化,砂岩厚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厚,且变化较大。在S2T6组段砂岩厚度较S2T5组段略有变薄的趋势。总之,新立村油田沙二不储层参数在层内和层间的变化都较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对含汕层进行综合评价后认为S2T3、S2T5、S276为本区的主要含油层。3新立村

7、油田沙二下储层参数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3.1成岩作用对储层参数分布的控制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改造,主要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及破裂作用对物性影响最为明品。其中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破坏原生孔隙的重要原因,压实作用与上覆地层厚度、埋藏深度、埋藏时间、岩石骨架、粒级大小、成分及其物理、化学上的稳定性,填隙物含量以及构造应力作用的强弱和有无异常高压存在等有关。通过薄片偏光显微观察发现在研究区发育的成岩作用有:(1)压实作用压实作用是指碎屑沉积物沉积后,在上覆重力及静水压力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碎屈颗粒紧密排列,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