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宣城市2016年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宣城市2016年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摘要:为了筛选适宜宣城市的高产、稳产、优质的早籼新品种,于2016年4月在宣城市天湖镇水稻基地进行了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各品种在整个发育时期的主耍农艺性状、抗逆性和产量等。结果表明:陵两优89穗粒并重,株型适中,无明显缺点,可在宣城市推广种植。关键词: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宣城市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1-0034-031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宣城市种植的早籼新品种,鉴定其在皖南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水稻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特在水稻基地安排一组早籼品种比较试验。2试验设计及栽培
2、管理2.1试验地点本试验安排在宣城市种植业局天湖镇水稻基地。?验田土壤质地为黄红壤,肥力中等。2.2试验设计试验品种10个,分别为:金12-39、陵两优89、中早47、陵两优618、陵两优30、9两优22、陵两优早14、中两优122、陵两优3997、屮早35(CK)。育秧方式为水育秧,常规稲播种量299kg/hm2,杂交稻224kg/hm2o田间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3.34m2,行距20cm,株距13cm,常规稻每穴3〜4苗,杂交稻每穴2〜3苗,保护行栽插对应品种5行。2.3栽培管理4月1日播种,播种前先用咪鲜胺浸种,并施含量45%的司尔特复合肥224kg/hm2做底肥,
3、4月16曰追施尿素112kg/hm2。播种后第3天施吡嘧磺隆?丙草胺373g/hm2喷雾封闭防草,1周后复水,移栽前4月29日施噻嗪酮(1+1)448g/hm2防治稻蓟马和飞虱。5月1H移栽,移栽前15〜20d灌水,旋耕机横竖旋耕各一次,放水浸泡。移栽前再用拖拉机横竖旋耕耖压平,施N、P、K含量各15%的司尔特复合肥448kg/hm2做底肥。5月13日撒施尿素149kg/hm2,并拌苄?乙373g/hm2除草。5月27日用12%甲维?氟酰胺+噻嗪酮防治螟虫及飞虱,6月18日破口前再用12%甲维?氟酰胺+毗蚜酮防治螟虫及其他害虫。3水稻生育期间气候特点及对水稻的影响秧苗前期长势较好,抽穗灌浆
4、期多阴雨天,温度偏低,使全生育期较正常年份推迟3〜5d。4结果与分析4.1产量由附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种屮金12-39产量最高,较对照中早35增加6.24%;其次为陵两优3997,较对照中早35增加6.04%;陵两优89排第三,较对照中早35增加3.33%;9两优22产量最低,较对照中早35减产1.25%。4.2主要性状4.2.1全生育期参试品种屮,金12-39、陵两优早14、屮两优122、陵两优3997全生育期为115d,比对照早熟Id。陵两优89、陵两优618、陵两优30、9两优22全生育期为116d,与对照相同。中早47全生育期为117d,比对照晚熟Id。4.2.2主要经济性状各参试
5、品种基本苗均低于对照,其中金12-39基本苗最高为180.6万/hm2,对照中早35为183.6万/hm2,陵两优89基本苗最少为147.8万/hm2。有8个品种的有效穗比对照中早35多,16.4万〜38.8万/hm2,最多的是陵两优3997,为349.35/hm2,屮早35有效穗最少,为298.8万/^2。有2个品种株高大于对照中早35,最高的是金12-39,为92.5cm,其余7个品种均低于对照,最矮的是中两优122,为79.8cm。有7个品种的结实率高于对照中早35,高0.1〜4.2个百分点,最高的是陵两优早14的85.4%,有2个品种的结实率低于对照中早35,最低的是屮两优122。
6、金12-39的千粒重高于对照屮早35,为28.8g,其余8个品种的千粒重均低于对照中早35,低0.7〜1.7g,最低的是陵两优618的25.2g。4.2.3抗逆性参试品种屮,陵两优89、屮早47、陵两优30、9两优22、中两优122、对照中早35轻度感叶瘟,其余品种无;穗颈瘟中早47、陵两优30、9两优22发生轻,其余品种无。陵两优618纹枯病为重感,陵两优89、陵两优30、陵两优3997纹枯病中度发生,9两优22、陵两优早14、中两优122、对照中早35轻度发生,金12-39无纹枯病;所有品种均未感白叶枯病。所有品种均抗倒伏(表2)。5品种综述(1)金12-39产量8007.46kg/h
7、m2,较对照增470.15kg/hm2,增产6.24%,位居第一。全生育期115d,比对照早熟Id,有效穗298.5万/hm2,成穗率78.1%,株高92.5cm,穗长19.8cm,总粒数123.7粒/穗,实粒数104.3粒/穗,结实率84.3%,千粒重28.8g,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1)陵两优3997产量7992.54kg/hm2,较对照增455.23kg/hm2,增产6.04%,位居第二。全生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