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46616
大小:57.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为思维而教为思维而学读《教会学生思维》一书体会与为患白血病同学募捐的倡议书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为思维而教为思维而学读《教会学生思维》一书体会与为患白血病同学募捐的倡议书合集为思维而教为思维而学读《教会学生思维》一书体会人的思维能力从哪里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青少年时期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培养的有效途径,却又时常感到茫然无措。今细读郅庭瑾撰写的《教会学生思维》一书,如获高人点拨,受益非浅。这本书是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书中内容具有可读性,书中观点和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它是一本适合
2、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好书,是教师自我培训的好教材。全书共有七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第四章《为思维而教》。现就这一章节谈谈学习的初浅体会。一、从中获得的认识1.对为思维而教教学观念的认识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如实地揭示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如文中所说:某些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实际上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屠宰场,在大批地屠杀天才。偶尔也许仍然能冒出一些思维天才,这仅仅是躲过了这种侵袭的幸存者而已。这种教学结果使学生的思维几乎成为教学荒地。作者以此提醒人们对传统教学应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引发人们去思考,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3、?对此,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为思维而教,即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确立为思维而教的教学观念正是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因为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教会学生思维是我们每位教师肩负的最终使命。对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的认识作者用通俗的语句对一些教学方式作出专业性的阐述。他把传统的教学方式称为独白式教学,提出为思维而教就必须在教学方式上打破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和学生的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一定的机会。他还提出,若要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还要进一步走向发
4、现式教学。我发现,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独白式教学方式、对话式教学方式分别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都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发现式教学方式和现在强调的突出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也有雷同之处。用灌输式教学主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被教育界质疑。因为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培养,所以改变教学方式以实现为思维而教已是教育形势所趋。二、从中得到的指导在文中,作者从实践的层面上,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的建议。研读这些内容,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我深感对某些教学行为实施改进非常必要。1.让自己做个善问的老师作者指出,在对话式教学中,自然少不了老师的课
5、堂提问,学生的课堂回答。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就是课堂提问不仅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不至于跑神,更重要的是调动和拓展开学生思维。从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老师每次提问题,学生总是习惯性地拿起课本,埋头翻书找答案。找不到就不知道说什么了。究其根本原因,一是老师经常提问一些不需要经过深入思考的直接从书本上就能找答案的问题,也就是问题过于简单。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一种不愿动脑,不爱深入思考,不会从联系中考虑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二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即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不
6、知道如何去想也想不出什么。老师的这两种做法都不能迗到提问的良好效果。因此,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技巧,成为一名善问的老师。记得八年级有一节政治课,该节的内容是了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义务。教材中的文字都是引用《教育法》中的一些具体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本身比较抽象,通过让学生阅读法律条文来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如果让学生联系学校生活实际来理解掌握这些法律条文,学习效果会更好。我想采取设疑引思的方法过渡比较合适,于是我就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结合实际谈谈你们作为受教育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吗?可问
7、题提出后,没人作出反应,被点到名字的同学要么乱说一气,要么就沉默不语。当初我还认为这是他们的主观懒惰情绪所致。后来我尝试换个问法:你们对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做法不满意,哪些做法比较满意呢?这样一问,学生可来劲了,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顺着学生的回答,我接着又问:把这些令你满意或不满意的做法和书本中的法律条文联系起来,看看它们的合法性如何?学生参看教材,联系实际略加分析思考,最终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可见,要成为善问的老师就必须对学生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考虑所提的问题能否被学生理解,是否超越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介于学生已知和未
8、知,已学和未学之间。既让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的信心,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效应,问题太易太难都会束缚学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