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41807
大小:3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7
《从教学机智到教育智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教学机智到教育智慧论文摘要:为了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有必要弄清什么是教育智慧、教学智慧,弄清教学机智跟教育智慧究竟是怎样的关联。在实例研究基础上,界定智慧是人对复杂的事物及理由、理由的解决以及理由解决结果进行理性深思的创造性表现,是人的知识、经验和德性融合、概括、升华、内化和个性化的结果。讨论了教育(教学)智慧的界定、表现、功能、构造。论述了教学机智有待于发展为教育智慧。还讨论了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教育智慧的养育与修炼。 关键词:教学机智;教育智慧;教学智慧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3–0006–05:B 在讨论教学机智
2、的界定以及教学机智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过程中[1,2],笔者发现有不少人用教学智慧来界定教学机智,认为教学机智是在特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智慧,甚至是教学智慧的“集中表现”,也有人认为教学智慧是“动态生成的”教育机智,或者是一种高度机智[3],还有人把《教育大辞典》中“教学机智”的定义直接搬用做“教学智慧”-..的定义,把教学智慧与教学机智作为同义词,混合使用这两个名词[4,5]。在讨论它们的特点、属性、养育和修炼等时,频频出现混淆现象。这表明,教学机智跟教学智慧有着很强的关联。为了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有必要弄清什么是教育智慧、教学智慧,弄清教学机
3、智跟教学智慧究竟是怎样的关联、对教学实践有哪些重要的启迪等理由。 1什么是智慧 要弄清什么是教学智慧,先要弄清什么是智慧,还要弄清它的特质、它跟其他易混淆概念的区别,弄清它的表现、类型、构造、形成等等。 早在大约2000年前,我国的《墨子》等经典古籍中已经出现了“智慧”一词。其义历经演变,特别是在受到佛教和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后,有了明显的变化,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根据各种比较合理、易被接受的观点,可汇集、概括为:“智”通“知”,本义是聪明、知识丰富(相承经典,无所不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四时能变谓之智”(《管子》)。佛教术语中的
4、“智”意指人们普遍具有的辨认事物、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或认识。“知或谓之慧”(《方言》)。慧,意精明、明理;是一种高级的知觉能力,一种分辨是非、于法简择的能力;是一个人把家事、国事、天下事放在心上,用心去想,深思各事的规律,深思各事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在弄懂这些道理后所达到的精神状态。在由这两个字合成的“智慧”-..一词中,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俗谛曰智,真谛曰慧。智慧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是现代人所必须具有的。若没有智慧,人就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存活。现代智慧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策略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
5、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6]。严格地说,通过对有关字词做出解释或规定来界定概念的词解式定义并不是科学的定义策略。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在其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专节讨论过智慧。他认为,智慧是科学和努斯(nous)①的结合,并且与最高完满的德性、最娴熟的技术和最精确的科学等“最高等的事物”相关。他认为智慧是由普遍认识产生,是有关某些原理和理由的知识,并把智慧区分为理论的智慧和实践的智慧[7]。英国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Whitehead.A.N,1861~194
6、7)认为:“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理由时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8]”这两个界定,一个立足玄虚思辨,很是深邃;一个涉及具体应用,多为表象,颇有典型作用,也反映了界定智慧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我国现代一些学者也曾经尝试给“智慧”-..进行界定,例如:田慧生认为,智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发生,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不只是一般作用上的聪明,甚至也不只是心理学概念中的智商,它是每个
7、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9]。这个界定指出智慧的上位概念是“综合能力系统”,从形成的背景、基础、过程和功能等方面描绘其特点以区别于其他综合能力系统,可以为我们从新的角度和深度界定智慧提供有益的启迪。 为了弄清什么是智慧,让我们来看一个实际例子: 在解答习题“1.92gCu投入适量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淡,共收集到896mL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将盛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足量氧气使气体恰好完全溶于水中,则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是多少”时,按通常解法,可以按部就班地设定与浓硝酸反应的铜为xmol,与稀硝
8、酸反应的铜为ymol,由化学方程式: 若由题供信息确定HNO3从铜原子夺得的电子最终都给了O2,铜原子失电子总数应该等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