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41310
大小:17.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始终眷恋着祖国》优秀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始终眷恋着祖国》优秀导学案 目标 1、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了解通讯的精当选材和条理分明。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导学过程 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áo()游推jiàn()枪bì()juàn()恋 dàn()生qiān()订萌(
2、)发 诬()蔑募()集 2、查资料了解作者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
3、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高度的重视。一种盼望新中国早日强大起来的愿望,促使他上书周总理,提出了发展中国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956年4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大楼里,召开了一次不寻常的中央军委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由钱学森介绍在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
4、个导弹研究机构宣告成立,钱学森任研究院院长。从此,在周总理、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下,钱学森开始了作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技术领导人的生涯。亲自培养我国搞导弹的专门技术人才。今天,这批受训的大学生,成为我国火箭、导弹与航天技术队伍的骨干力量。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颗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
5、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功震惊了世界。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 1965年4月29日,钱学森等专家向中央提出了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
6、的规划设想。并在研制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1969年8月22日“长征一号”试车成功。1970年,钱学森等一批专家在卫星发射基地组织实施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 1970年4月24日,重量为173千克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多次受到中央嘉奖和人民敬重的杰出科学家,荣获了“中国原子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等光荣称号。
7、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课堂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画出这篇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并筛选出钱学森人生重大转折的时间。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钱学森在决定回国时遇到了美国哪些阻挠? (
8、4)本文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5)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笔墨写他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辉煌成就呢? 2、品味语句,体会感情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