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与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4合集

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与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4合集

ID:28036200

大小:6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与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4合集_第1页
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与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4合集_第2页
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与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4合集_第3页
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与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4合集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与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4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与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4合集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1一、实习时间20**年x月x日至20**年x月x日,第十九周二、实习地点**,电子工艺实训室(-)三、实习目的通过本课题设计中对H*203FMAM集成电路电话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3、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2、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四、实习内容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Printediruitboard,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

2、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了。标准的PCB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WiringBoard(PWB)”。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ondutorpattern)或称布线,

3、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Side)与焊接面(SolderSide)。如果PCB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Soket)。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如果要将两块PCB

4、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edgeonnetor)。金手指上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CB布线的一部份。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在计算机中,像是显示卡,声卡或是其它类似的界面卡,都是借着金手指来与主机板连接的。PCB上的绿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mask)的颜色。这层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在阻焊层上另外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sreen)。通常在这上面会印上

5、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legend)。印刷电路板将零件与零件之间复杂的电路铜线,经过细致整齐的规划后,蚀刻在一块板子上,提供电子零组件在安装与互连时的主要支撑体,是所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基础零件。印刷电路板以不导电材料所制成的平板,在此平板上通常都有设计预钻孔以安装芯片和其它电子组件。组件的孔有助于让预先定义在板面上印制之金属路径以电子方式连接起来,将电子组件的接脚穿过PCB后,再以导电性的金属焊条黏附在PCB上而形成电路。12内容。2017电子工艺实习报告写作35、滤

6、波器对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电路,就是滤波器。滤波器的功能就是允许某一部分频率的信号顺利的通过,而另外一部分频率的信号则受到较大的抑制,它实质上是一个选频电路。滤波器中,把信号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或通带;反之,信号受到很大衰减或完全被抑制的频率范围称为阻带;通带和阻带之间的分界频率称为截止频率;理想滤波器在通带内的电压增益为常数,在阻带内的电压增益为零;实际滤波器的通带和阻带之间存在一定频率范围的过渡带。6、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组件。初时多用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白光LED的出现

7、,也被用作照明。它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光源,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不易破损等传统光源无法与之比较的优点。加正向电压时,发光二极管能发出单色、不连续的光,这是电致发光效应的一种。改变所采用的半导体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使发光二极管发出在近紫外线、可见光或红外线的光。195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CorporationofAmeria)的鲁宾布朗石泰(RubinBraunstein)(1922年生)首次发现了砷化镓及其它半导体合金的红外放射作用。1962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尼克何伦亚克(NikHolonakJr.)(1928年生)

8、开发出第一种实际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五、心得体会本次实习算是在大学中继金工实习后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实习课,时间为期一周。一开始老师说这次的实习课很简单,对于我来说,因为我记得在初中时焊接过,所以就觉得不是特别的难,第一天通过老师的讲解,虽然听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