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14479
大小:4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例谈语文教学中留白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例谈语文教学中留白的艺术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之一,画家采用留白的艺术,让欣赏者在观看画面时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把自己的情感都融入到画中。同样,文章“留白”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文章中的“留白”进行个性化补充,让学生阅读文章会更具有创造性。语文教学中的补白,通常是针对文本的空白点或生发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情节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课文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孩子们独特的创造力,给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使孩子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有自
2、己独立的思考,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从而为孩子们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中往往缺乏对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缺乏对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就文章文字理解文章的现象。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恰当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产生火花的碰撞,达到既能发挥其发散思维,也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能提高学生阅读和创作能力呢?语文课中恰当的留白,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这正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课堂将变得生机盎然。· -..留白”原是绘画里的一个术语,指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
3、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景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留白”虽是绘画技巧,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更值得充分借鉴。留白”原是绘画里的一个术语,指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景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留白”虽是绘画技巧,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更值得充分借鉴。语文新课标理念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留一定的时间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通过一段时间对多位同行的
4、留心观察,发现许多尽职尽责的小学语文老师不愿意在课堂上“留白”,仍然在对学生进行着“满堂灌”。课堂上要讲,自习课也要讲,生字、词语要讲,句子、文章也都要讲,真是事无巨细、绝无遗漏。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则面无表情地被动接受着枯燥无味的知识。为什么我们的许多老师接受了新课标培训,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为此我产生了疑问。 一、在质疑碰撞处留白 课题就像一篇文章的“窗口”。“窗口”虽小,但能以小见大,有时还能透过这小小的“窗口”透视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因此,在开课之初,我充分利用课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质疑碰撞时留白。我
5、在教学《黑孩子罗伯特》一文时,让学生就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1)黑孩子罗伯特身上发生了怎样的事?(2)黑孩子罗伯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他和白人孩子有什么区别?(4)作者写黑孩子罗伯特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之后,我并没有急于亮出我的思路,而是启发学生,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用什么办法学习效果最好呢?于是学生争着为我出主意:有的说让我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解决;有的说让大家-..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还有的说把问题归类整理,看看哪个问题最具有代表性。我当即采用了第三种意见,把
6、以上个问题归类为三个核心问题:课文主要写了黑孩子罗伯特的什么事?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作者写黑孩子罗伯特的目的是什么?师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再次与文本对话。就这样,学生学得兴致盎然,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表现了学生蓬勃的生命活力和智慧风采。 二、巧用文段的精彩处留白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巧用文章写的好的段落创设空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和“悱”的
7、状态,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叹”字时,设计了以下片段: 师:“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口气。”当时,鲁迅先生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而叹气呢? 生:他好像看到了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流浪者。 生:他好像听到了民众的一声声呐喊。 生:他为处在水生火热中的人民而叹气。 生:他为没有作为,软弱无能的政府而叹气 -..生:我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 ……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看来大家已经走进了当时的社会!面对目光冷峻,神
8、情严肃的鲁迅先生,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生:鲁迅先生,你为人民的疾苦担忧的精神令我佩服! 生:你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你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生:我也要向你一样做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通过创设“鲁迅先生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而叹气呢?”和“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