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12528
大小:9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7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掌握方法抓住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考点解说 一、考查内容:本考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新课标对说明文的考查要点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具体讲,考生要求掌握以下有关说明文的知识:了解说明文的概念;明确说明文的分类;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会区分三种基本的说明顺序;能判断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能理解和分析说明文的语言;能够划分说明文的结构;能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等。 二、考查题型: 这一考点的考查题型主要有: ①明确文章
2、的说明对象,归纳或在文中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判断说明方法并能分析相关说明方法的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③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④会准确判断说明文说明的顺序 三、应试策略: 1、从题目入手,明确说明对象。 2、结合文章要点,抓住被说明对象或事理的特征。 3、逐段概括大意,理清说明的顺序。 4、仔细阅读,归纳说明方法。 5、分析关键词语地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示例一 汉文读物的特质.--- 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字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
3、,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字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自甲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今天的汉文字读者依然能读得到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章,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
4、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①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②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③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④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⑤汉文
5、的词语也往往引起读者的联想。⑥汉语中不少词汇、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是仅仅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从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⑦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立即会使人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⑧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汉文读物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首先,汉字形体的图像性先天具有一种审美基因,加之书写工具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安排等,使字体
6、显得千姿百态,神采飞扬,气韵生动。其次,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句子,如果结构类型相同,字数相等,位置一致,就会形成平行、整齐的句式结构,看上去悦目,使人产生一种句式均齐的美感。再次,汉语音节乐感很强。如果利用押韵、叠音、双声、叠韵、反复、回文等手段,让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在语流中有节律地重复再现,在听感上就会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婉转的音乐美。汉文读物语言的音律美,为诵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外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1、通读全文,概括汉文读物的特质。 (1)__
7、_____(2)__________ (3)________(4)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这题重在检查概括能力。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汉文读物的特征。这些段落往往在段落开头一两句就点明全段中心,这点考生要特别注意。在阅读说明文时要注意抓中心句。 参考答案:(要点):悠远性、简约性、联想性、审美性。 考点示例二 轻体育--世界体育新潮 轻负荷,不追求大运动量,是轻体育的又一特点。传统体育观念,往往注重运动负荷,认为(A)每周要锻炼5次至7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锻炼时要倾注全力,要让身体感到疲劳。(
8、B)体育界还有个口号:“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在发达国家,70年代兴起跑步热,成千上万人跑马拉松。美国的詹姆斯·菲克斯是马拉松运动员,曾获万米跑冠军,然而竟猝死在跑步途中。尽管他因潜在性心脏病发作而死,同跑步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毕竟跑步量过大是诱因。 1、请从文A、B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其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答: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