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

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

ID:28007282

大小:10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7

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_第1页
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_第2页
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_第3页
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_第4页
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慈善文化现象和渊源比较几个月前,正值盛年的比尔•盖茨,这位世界首富和微软公司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地宣布:他将提前退休,两年内退出微软的核心舞台,把工作重心转心转向慈善事业。在美国文化孕育下的微软,这一切都很平静。盖茨夫妇曾经表示,他们只会给3个孩子留下数百万美元遗产,其余财产都将捐给慈善事业。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他们创造财富是为了回报社会,福荫穷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拥有的资本其实早已成了社会公共财富,自己只是代为保管而已。盖茨的激流勇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对世界慈善事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盖茨要当全职慈善家的决定,将是慈善世界的

2、一个福音。也许几十年后,当提起比尔•盖茨的名字时,人们想到的不再是微软和视窗,而是一个慈善家的博爱,一种在个人成功实现之后的精神追求。比尔•盖茨的慈善之举让我们不由重温卡内基那句:“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我们追求着俗世的富贵,而富是富,贵是贵。在财富与精神价值的追求中,如何择取,将是这个时代一个有重量的话题。慈善也许是自由穿梭于财富与精神高度间行之有效的途径。人类,不论是生活于东方,抑或于西方,不论生活于古代,抑或于当代,时空、地域和民族的差别,乃至文化上的差异,都不能掩盖人类的特性和需求上的一致性和所面临的基本生存问题的共通性。而许多一致性和

3、共通性构成了超越时空、地域和民族等界限的人类共同的价值基础。慈善,或曰慈心善行,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至上的价值。.---  中、西自古以来,均有慈善的传统,也有关于慈善的论说。各自虽在表述上不尽相同,然而义理相近,儒家讲仁爱,佛家讲慈悲,基督教讲博爱。中国的儒家、佛家文化和欧美的基督教文化都蕴含有恒常性的理想和普遍的道德原则,给社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共同目标和统一尺度,凝聚为一个无条件的慈善的道德指令和人文关怀: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爱护他人;人类共同体的任何人都不应对其他成员的命运漠不关心。当让也因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慈善文化的

4、渊源有差异。(一)中国慈善文化的渊源中国文化中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文化传统,一开始就与慈善结缘。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绵绵不断的文化主流之一。儒学的思想内核就在于“仁”,讲求由仁而趋善,它的慈善思想就是以“仁爱”为中心展开构筑的包括民本思想、大同思想、义利观在内的十分丰富的慈善思想体系,它对中国后世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一、仁爱思想仁”是孔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从儒家的观念来看,仁就是爱人。孔子所提出的“仁”是一个道德感情和伦理规范相结合的范畴。为实现“仁”,人们须扬善抑恶,加强人格与道德的修养。他认为,“

5、仁者爱人”应从“孝悌、德恕”开始,实现道德践履。孝悌是为仁之本,从孝顺父母的人伦道德中引申出爱民守礼的善念和品质。忠恕之道是个人为仁成圣之法,它从内心反省来处理人际关系,协调社会,强调与人为善,做到利人利他。如孔子说的:“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表明:仁”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后代的儒十多以此仁心慈爱关心同胞的疾苦、乐行善举。儒家的仁爱慈善观在孟子的学说中得到进一步发扬。孟子透过“爱人”的表层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儒家慈善观。我们知道,孟学的内在精神在求善

6、,他主张先人性善,并提出人性固有的四个善端:侧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善端,是引导人们扬善抑恶,布善祛恶的力量之源。其中,“侧隐之心,仁之端也”,正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慈善活动的动机所在。在孟子看来,所有仁爱之行、慈善之举都发自人们内心深处,所谓“仁,人心也”。孟子的“仁”也就由恻隐之心的道德感情直接发展成道德行为,并且,他把仁与礼各自建立在“侧隐之心”和“辞让之心”的道德基础上,使之成为一种趋善的道德价值。这种求善的内在精神,是孟子慈善思想中所蕴涵的独特之处。.---通观上述关于“仁”的论析,不难看出,孔子是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宽怀容人、恩惠助

7、人等当作“仁”,孟子固然也提倡如此做法,但他更注重解人危难,救人性命,在很大程度上从人的本原——生命的角度来探寻“仁”的新内涵。他以“不忍人之心”来怜恤生灵,把爱护生命当作至仁,滥杀无享当作非仁。这样,从孔子的“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再到孟子的“不忍人之心”的仁政主张,儒家思想里所包含的慈善理论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促成了中国民众乐善好施风尚的形成。同时,它还对中国慈善事业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缘此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了不胜枚举的慈善家群体和连绵不绝的慈善活动。二、民本思想中华文明自古有“民为邦本”的思想观念。孔孟对其做了更深刻的阐说,从而使民本思想成

8、为儒家重要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则更进一步提出:“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