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doc

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doc

ID:27981764

大小:5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doc_第1页
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doc_第2页
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doc_第3页
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doc_第4页
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6年度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16年11月编制说明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是省科技厅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自然科学基金的引导作用,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我省煤层气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方式、集聚省内外科研力量为路径,与晋煤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一种基金资助方式。本联合研究基金是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度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项目紧密结合我省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认真贯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指导思想,以煤层气开发利用中急

2、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重点,根据年度申报指南要求,在各有关单位推荐及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严格评审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筛选所确定。项目的实施将对提升我省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水平,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批计划共安排项目14项,资助经费890万元。其中省内单位承担10项、经费655万元,省外单位承担4项、经费235万元。目录2016012001煤基质中孔隙/裂隙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与控制机理12016012002煤矿采动/采空区煤层气管道受损规律研究12016012003寺河矿采动卸压区9号煤层L型井抽采技术研究1201

3、6012004基于煤层气合成氨的新型多相催化剂的创制及应用性研究22016012005基于煤层气脱氧用双核杂金属中心新型吸氧剂的构建22016012006构筑高吸附量与选择性的柔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用于低浓煤层气中CH4的高效富集22016012007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压裂液滤失机理研究32016012008煤中可溶有机微生物生气组分判识32016012009煤地质微生物菌群对褐煤的降解及产气研究32016012010卸压瓦斯抽采的地面L型钻井工艺及常规导向参数优化42016012011低浓度煤层气安全输送泄露检测技术研究42016012012采动下

4、煤层瓦斯运移规律及抽采特征研究42016012013松软煤体水力压裂增透机理研究52016012014松软煤层气井压裂机理与数值模拟5编号项目名称类别简要说明起止时间承担单位主持人经费2016012001煤基质中孔隙/裂隙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与控制机理应用基础研究本项目拟从煤基质中孔隙/裂隙的全尺度定量入手,研究不同尺度孔隙对气体吸附和运移的影响与控制。拟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和分析方法,准确定量分析不同煤中纳米孔隙(特别是微孔)的发育特征;通过氩离子抛光+高分辨电镜图像解析孔隙发育与分布特征,结合等温吸附解吸、扩散与渗透率试验,揭示不同尺度孔隙对气体吸附、扩散(

5、努森扩散、表面扩散)、渗流的影响与控制,最终导致煤储层渗透率偏低的关键孔隙发育尺度,通过控制压裂剂种类、粒度和优化压裂参数,对关键尺度的孔隙进行精准压裂,从而达到提高储层改造效果的目的。2017~2018河南理工大学宋党育502016012002煤矿采动/采空区煤层气管道受损规律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本项目以敷设在煤矿釆动/采空区的煤层气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沉降监测、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研究煤矿采动/采空区地面沉降规律;进而研发煤矿采动/采空区管道受力受损物模平台,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管道受力受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位移与管道受力

6、受损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煤矿采动/采空区上方的输气管道受损特征及规律;集成综合分析,研究管道受力受损监测和风险评价技术。2017~2018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郭文朋402016012003寺河矿采动卸压区9号煤层L型井抽采技术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本项目拟采用FLAC3D软件模拟研究寺河矿3号煤回采后9号煤裂隙发育规律,进而根据井下瓦斯涌出量,通过气成分测试比对分析等,初步确定9号煤瓦斯涌出量,最后通过地面抽采试验,寻找适合卸压区9号煤L型井地面抽采方式,形成L型井钻井工艺和瓦斯抽采技术,解决工作面瓦斯涌出大问题。2017~2018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7、司李兵902016012004应用基础研究2017~2018太原理工大学王爽60基于煤层气合成氨的新型多相催化剂的创制及应用性研究本项目针对温和条件下低浓度煤层气一步法合成氨过程中甲烷转化和氮分子的活化能高的关键科学问题,首次提出以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s)热解得到的多级孔碳(HPC)作为载体,构筑钌-镍双金属纳米团簇@多级孔碳多相催化剂。项目系统考察钌-镍双金属纳米团簇在载体的孔道内部的自组装规律,通过对载体材料的筛选及改性,探索多相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与反应的活性和转化率之间的关系,获得高活性和选择性的新型Ru-NiMNCs@MOFs-HPC催化剂,

8、为实现温和条件下低浓度煤层气一步法合成氨奠定基础。201601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