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61455
大小:5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论方玉润《诗经原始》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方玉润《诗经原始》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摘要:清代诗经学虽然流派众多,只有姚际恒、崔述和方玉润在一定程度走岀了以经学模式阐释《诗经》的老路,本文试论方玉润《诗经原始》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关键词:文学价值;《诗经原始》;毛诗序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57-01一、大胆疑古,推陈出新,原诗人始意方玉润在诗经研究上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经学的束缚,方玉润自称“是书持论,务抒己见”“务求得古人作诗本意”“舍却《序》、《传》,直探古
2、人作诗本旨”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使他在《诗》义的探求上能够从《毛诗序》和《诗集传》的束缚中跳出来,对一些诗真正做到“原诗人始意”,即寻求诗人作诗之本义,应该说方玉润对许多诗篇主题的解说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恢复了《诗经》的文学色彩。他在本书《凡例》中说“说《诗》诸儒,非考据即讲学两家,而两家性情与《诗》绝不相类,故往往穿凿附会,胶柱鼓瑟,不失之固,即失之妄”,明确反对丿力代经学家“穿凿附会”的说诗模式,对《毛诗序》和《集传》中牵强附会的说法都提出了有力批评。比如《周南?汝坟》,《毛诗序》说“道化行也。文
3、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诗集传》也重复说“汝旁之国,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妇人喜其君子行役而归,因记其未归之时思槊之情如此,而追赋之也。”对这种“穿凿附会”,方玉润质问「'夫妇人喜其夫归与'文王之化'何与?'妇人被文王之化',而后思其夫,岂不被化即不思其夫邪?如此说《诗》,能无令人疑议!”方氏就此总结道“大抵学究家说《诗》,必先有一付宽大帽子压倒众人,然后独申己见。故此诗本欲说妇人思夫,而又觉无甚关系,故先言'文王之化,以郑重其辞,然后说思夫,以致上下文义不相连贯亦不之
4、觉。”对于《序》及朱熹说《诗》心理的剖析,方氏可谓一针见血。方氏对《序》的批评,重点在于批驳其“虚衍附会,毫无征实”,如《周南?兔?D》,《诗序》说“后妃之化也”。方氏斥问道:“《小序》谓后妃之德,不知武夫于后妃何与?章章牵涉后妃,此尤无理可厌。”《召南?釆?0》的《小序》说:“大夫妻能循法度也。”方氏反问说「'夫既谓之季女,则明明是未嫁Z女,而乃以为大夫妻者何哉?《序》《传》于《周南》,则章章牵合后妃,于《召南》,则章章牵合诸侯夫人及大夫妻,皆冇意分属《二南》于王者诸侯Z说误Z,遂不顾其词Z自戾也
5、如是。”,方氏的批驳极为有力,颇能切中《毛诗序》《集传》的要害。《小雅》自《雨无正》以下四十四篇,除七篇外,《诗序》都说是“刺幽王”。由于《诗序》这种牵强附会的解释,导致诗中的措词“前后文义,竟不能通”。又如《召南?草虫》一诗,《序》云“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集传》云“南国被文王Z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Z变,而思其君子如此。”方氏批驳说“《集传》不过呆相,《小序》则节外生枝。细咏诗词,何尝有'以礼自防'意?即一妇思夫而必牵及文王之化者,何哉?”方玉润认为“《周南》十一篇皆周人自咏其国风。
6、唯《蠡斯》《兔?D》、《麟之趾》及公室”“《召南》十四篇……其间有关乎文王者,有无关乎文王者,有系乎召伯者,亦有无系乎召伯者”他认为那些诗篇“皆山林野夫,闾巷妇女之词,不必定咏文王,亦不必定指召伯”,方氏已经意识到《序》和《集传》的迂腐牵强Z弊,大胆对权威发起挑战。二、用诗人和文艺批评家的眼光来研究《诗经》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另一突出成就是以诗人或文艺批评家的眼光来研究《诗经》,真正把《诗经》当作文学作品来看待,抛弃了笼罩《诗经》数千年的经学思想。方玉润非常欣赏“神情逼真”“陶情寄兴”“风致嫣然”、
7、“口鸣天籁,一片好音”的诗。他认为“诗固有以无心求工而自工者诗到真极,羌无故实”,“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从中既可看到袁枚“性灵说”的影响,又可看到王士祯“神韵”说的影子。方氏认为《诗经》Z所以难读,在于“词旨隐约,每多言外意”,因此他在《蠡斯》篇中着重指出“读者细咏诗词,当能得诸言外”,在《汉广》诗中又一次强调“言外别有会心,不可以迹相求”。这又使人联想到司空图“韵外Z致”、“味外之旨”及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论诗主张。凡此种种,都不同于“儒者说《诗》,非迂即腐”能摆脱经师的“微言大意”
8、的说诗套路,用诗人的眼光来读《诗》解《诗》这正是方氏高出汉、宋诸儒的地方,是其《诗经原始》在诗经学史上的一大贡献。他在《周南??]?q》总评屮说“夫佳诗不必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促令人低徊无限。若实而按之,则兴会索然矣。”在评《绸缪》时他又说“此诗无甚深义,只描摹男女初遇,神情逼真,自是绝作,不可废也,若必篇篇有为而作,恐自然天籁,反唯索已。”方氏对“自然夭籁”的欣赏,对“有为而作”、“征实”的否定,一方面是对经学家烦琐训话与寻求微言的否定,一方面是强调这“一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