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

ID:27954414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_第1页
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_第2页
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_第3页
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_第4页
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古代太学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的官学制度源远流长,早在殷周时期,统治者便已建立了名目众多的学校,所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1]西汉元朔五年(前124),武帝接受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天人三策》)和丞相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汉书·武帝纪》)的建议,兴太学,立“五经博士”,国学遂兴。太学的设立则标志着我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奠基和发展,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官办的、较为正规的高等教育学府,这几乎是教育史研究者们的共识。太学自设立,历两千余年而不绝,是中国教育史上

2、一颗璀璨的明珠,直至今日,太学精神仍然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及其学府中的天之骄子们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汉代以前太学的雏形(一)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实际生活的需要中萌发出来的。原始社会的教育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方式相适应。在原始社会中,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加之当时并不存在脑力与体力分工,也没有文字、书籍,生产经验连同社会风俗、礼仪、宗教和道德规范等,只能在长辈对后代的训诲、诱导启发中得以流传。氏族或部落中有经验有勋劳的长老既是首领,也是老师,所谓“能为师然后为长”(《礼记·学记》),就是

3、指这种情况。这些长老用言传身教的方式给社会成员传授三方面的知识:一是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知识,以增强他们向大自然谋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能力;二是宗教礼仪知识,原始人对大自然有浓厚的神秘而敬畏的心理,“礼”本来是一种敬神求福的仪式活动,这些祭祀活动有三种,叫“三礼”(《尚书·舜典》),包括祭祀天神、地神和人鬼;三是军事知识,这是抵御外族侵犯、保卫氏族和部落安全的必要手段。(二)夏商的教育夏朝时,已产生了学校教育,其形式有庠、序、校三种。学校具有军事教育的性质,设在都城,政教合一。洛阳斟耶城曾为夏朝的都

4、城近百年。商都西毫城历时近400年,此时仍是全国政治中心、教育中心。商朝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右学又称辟雍,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夏商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祭祀、军事、乐舞、算数、文学等[2]。(三)周代的辟雍周代时,“太学”一词已经出现,它为辟雍的别称。-页脚---西周的辟雍对前代的教育有继承,也有发展。在周王朝畿内的太学叫“辟雍”;在诸侯国的太学叫“泮宫”。所谓“辟雍”,一是从形状上说,指它的四周以水环绕,中间高出水面的陆地有建筑物,故辟与“璧”通;一是从内容上说,指它用于教育,天

5、子行礼,即教化天下。在它的四方还有“东序”、“上痒”、“瞽宗”和“成均”四学,都是太学。在西周确立的学制雏形中,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分别为贵族子弟和平民子弟而设,是贵族与平民不平等的双轨制。国学依据程度的高低,分为大学和小学。《礼记·王制》说:“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日辟雍,诸侯日泮宫。”周朝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德、行、艺、礼四个方面,在周代的太学课程中,礼乐显得很突出。周代实行宗法制度,“礼”的内容由原来的“事神致福”进一步扩大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总

6、称,凡周王朝所推行的一整套的政治、经济、思想教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和措施,都叫“礼”。“乐”的内容则是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和仁孝亲敬的伦理观念。“礼乐教化”是我们祖先所创造的中国最早的教育,礼乐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本原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元文化,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历史走向。西周初年,太学处在战争的环境,故提倡尚武精神。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战士。师职人员由军官充任。西周打仗以兵车为主,射、御成为主课。周贵族在太学中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作战计划,打仗回来,还在太学举行献俘、献馘、告功

7、仪式,使学生受到军事教育。在成、康之世达到全盛的阶段,太学进行六艺(礼、乐、射、御、书、术)教育。这种具有文武兼备特点的教育,代表周代较高的文化水平。随着文化课的加强,对于修学年限,课程要求也进行新的调整。《礼记·学记》有这样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此大学之道也。”总之,经过九年的德、智、体、美、军事等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修己治人的培养目标,成为王朝政治统治人材。先秦时期虽然有所谓“庠序”

8、、“辟雍”和“明堂”等,但这些都不过是贵族们习礼、祭祀、宣扬政教的场所,还不能算作传授知识和研究学问的高等学府。故严格说来,自汉武帝设立太学,我国才开始出现具有比较完备形态的大学。二、汉代太学的设立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国家无力创办官学。经过“文景之治”-页脚---,至汉武帝时,生产恢复,经济发展,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具备了创办太学的条件。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从理论高度阐发了求贤必先养士的道理: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