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36894
大小:9.64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老居住小区人居环境整治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居住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探讨——以广州市建设新村迎亚运社区环境整治为例黎茵(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摘要: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建设新村迎亚运社区环境整治工程为例,简要分析广州老城区社区环境的现状特点,从建筑改造、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等方面提出了老居住社区环境改造的建议与对策,通过改造前后的比较,该小区人居环境得到很好的提升。关键词:城市公共性交往空间,社区邻里体系,社区环境DiscussionontheCircumstance&EnvironmentRenovationinoldResidenceLiYin(Gua
2、ngzhouUrbanPlanning&DesignSurveyResearchInstitute,Guangzhou510060)Abstract:ThisarticletakinganexampleofJianshevillageenvironmentalimprovingproject,brieflyanalysisthepresentconditionofoldresidencesenvironment.fromtherespectofarchitecturaltransformationandpublicspacereno
3、vation,itputsforwardthesuggestionsandstrategiesonoldresidentialcommunityenvironmentrenovating.Keywords:urbanpublicspaceofcommunication;neighborhoodsystem;communityenvironment1.前言所谓社区,就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在情感和心理上有地方观念的社会单元[1]。城市中的社区是由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
4、居民及他们的生活环境组成的。20世纪60年代末对城市的社会学研究兴起,使得社区对城市规划的意义也日渐凸显。社区出现后,人们的关注点从物质需求转向了精神需求,即更多地从如何促进居民交往、邻里的构建、社会群体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服务等方面来考虑居住环境,这使得对居住空间规划设计的研究,以及对相关管理方式、政策制定等的研究都更为深入。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临近,力建“首善之区”的广州市掀起一场空前的城市环境整治行动。对于建筑拥挤、设施陈旧、布局混乱等多年积累下来的老居住社区,如何通过社区环境的改造与更新,强调城市公共性
5、交往空间、和社区邻里体系,营造宜人的、具有社区归属感的社区环境,是老居住区社区环境整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2.建设新村社区的构成和特点2.1建设新村的区位和本次讨论社区范围界定本项目整治规划讨论范围:就建设街道的管辖区——西起黄华路、小北路,北至环市路,东至建设六马路,南达东风路,除临城市主干道(东风路、建设六马路、环市东路)的第一排临街建筑由区负责整治外,本次由街道办负责整治的区域为.---从城市主干道的第二排建筑开始,涉及面积约80公顷、涉及建筑约83栋(不含沿城市主干道的建筑)、主要城市支路5条。2.2建设新村的社区构成2.2.
6、1物质构成(1)从建筑类型来看,建设新村社区内的居住建筑约有70%为底层或多层的旧公房,随着城市建设和旧房改造工作的推进,各类旧公房的新旧状况参差不齐,外部空间形象和内部使用方式多样。(2)从道路交通来看,建设新村范围内的道路均为城市支路,道路主要服务于周边居住区,无通过性交通道路。社区范围内的居住区均实行人车混行的交通形式,车行速度较慢。(3)从公共空间的分布来看,建设新村的小区均缺乏无集中的公共开敞绿地,华乐路延长线、建设三马路及建设四马路等作为整个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的作用十分突出。2.2.2社会构成老工人新村的历史使得建设新村
7、成为一个老龄化较为明显的社区,而自90年代开始建设街的原住民逐渐外迁,由于本区位于花园酒店周边区域、属环市路金融商贸区,外来人口、外籍人士增多,整个建设新村的居住用房约有60%用于出租。另由于本区驻扎集团机关、军队机关较多,白领、中产阶级人群占有一定的该区的社区人群比例,代表了社区的消费取向,同时多种人群需求也代表了整个社区基本的需求取向。2.2.3建设新村的社区活动分析根据建设新村社区居民活动的发生地,社区活动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发生在居住区内部公共绿地内的活动,属于小区内的办公共性活动。其二为发生在建设街道(建设二马路、三马路、四
8、马路、五马路、六马路、横马路)上的公共性活动。由于旧公房小区内公共空间匮乏,因此建设街道路就成为了积聚公共性活动和转移半公共性活动的社区组织核心。可以说建设街道(自大马路到六马路)是始终具有活力的社区,从早到晚都有人,且活动主体多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