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24925
大小:66.1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浅析高职师范教育专业(大专)考试改革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职师范教育专业(大专)考试改革思考论文关键词:高职;师范教育;考试;改革论文摘要:考试不仅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促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对高职师范教育专业考试现状的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考试改革进行了探索:一、必须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三、必须引导学生重视自己个性特长的发展。强调指出要突出学生考试的导向和教育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教育工作者试从不同角度探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其中,如何在新课程改革
2、中进行评价考试的问题尤为突出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身心素质的评价应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更为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将来的去向,它注重借助更多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以检查并指导学生的进步。而现行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考试,由于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保留着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以及派生出来的考试方法。如何进行创新,建立一套适应推进课程改革的考试制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一、高职师范教育专业考试现状简析(一)考试的目的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考试的目的片面,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发展的结
3、果而不是过程,这个结果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甄别与选拔,完全忽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努力状况与进步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而且考试标准的唯一性和不可替换性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求异思维,不能良好地发挥考试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二)考试的范围只注重知识使用层面考试的范围狭窄,其内容主要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同时,考试内容的高要求,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这些增加的熟练性、记忆性的操作要求
4、,仅仅有利于考试分数的提高,而对于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三)考试的主体局限于领导和教师在学校考试中,教师本位一直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考试评价的主体主要是上级对下级的简单评价,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元与多向。考试中学生只能被动反应,不能主动对考试提出质疑,更不可能做出有悖于问题指向的回答。这种考试不顾及评价对象的自身感受,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模式。(四)考试的手段过于单一考试仍以传统的纸笔测试为主,过分注重量化结果,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二、高职师范教育专业考试改革的探
5、索(一)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知识创新是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当前,很多师范专业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缺乏独特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教师,不善于质疑问难,师云亦云;且教师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其试题大多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的考试必将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师范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纳入到学生学习成绩
6、评价中去,通过考试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追求新发现、探求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向教材、教师、同学质疑问难,善于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小学教育的需要。(二)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师范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那么,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不仅要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学的怎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规律。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真正起作用的,主要不是在学习期间考试时曾回答出多
7、少知识,得多少分数,更主要的是掌握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并将其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因此,考试要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查显得更加急迫。令人遗憾的是,有很多师范生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处理得并不恰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升学任务的压力,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学习中虚度光阴,得过且过,临近考试时紧急突击考试科目,尽管取得了很理想的成绩,然而考试结束后又很快把知识遗忘,结果无论在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能力的提高上都一无所获。学生的这种
8、状态如果一直延续到毕业,势必会影响他们将从事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师范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科学有效地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其中之一,就是要发挥考试的重要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