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雷雨》中蘩漪的反抗

浅析《雷雨》中蘩漪的反抗

ID:27921867

大小:63.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析《雷雨》中蘩漪的反抗_第1页
浅析《雷雨》中蘩漪的反抗_第2页
浅析《雷雨》中蘩漪的反抗_第3页
浅析《雷雨》中蘩漪的反抗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雷雨》中蘩漪的反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雷雨》中蘩漪的反抗【摘要】蘩漪是曹禺笔下最有代表性的反抗女性形象,她的性格是趋向极端的:不是爱,便是恨。在复仇中蘩漪由于生理、心理的不健全以及处在屮国旧式女人的地位,使得她的报复带有明显的“病态”、不自觉以及妥协。【关键词】蘩漪;曹禺;叛逆;女性中图分类号:120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50-01《雷雨》属于家庭悲剧,剧中女主人公蘩漪代表着东方复仇女性形象。她是中、西方少有的,最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之一。在感情遭到欺侮和背叛时,她毅然走上复仇道路。其鲜明的个性魅力,在复仇行动屮所展

2、现出來的病态、不自觉以及妥协,主要源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期的时代印记。一、反抗背后的社会原因蘩漪所处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统治、支配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尤其是构成人们FI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的,依然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男性为中心、男性主宰天下、女性被视为服从的“三纲”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秩序。在妇女问题上,以“夫为妻纲”为核心,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制订了一整套扼杀妇女人生自由的枷锁和链条。周朴园认定和皈依了封建规范秩序,并成为家庭生活中封建规范秩序的权力代表及忠实的维护者、实行者。所以在周公馆里,蘩漪失去了自由,没有爱情,一直

3、饱受着周朴园的压抑和折磨,在无爱的婚姻里渐渐被磨成了一个石头样的死人。但她生命中始?K涌动着一种原始的野性力量。她强烈的欲望、激情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着特殊矛盾。直至周萍走进她的生命中,她心中郁积的火终丁冲破一切熊熊燃烧起来。她为了爱,置名誉、性命于不顾,冒着“乱伦”的罪孽,不顾一切地反叛封建礼教的束缚。“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的快感不是灾难,而是反抗。”[1]P57蘩漪不像鲁侍萍那样胆怯、懦弱,她选择的是燃烧。二、反抗的矛头蘩漪反抗的主要矛头是周朴园的封建

4、家长制度,她对封建家长制度的反抗是比较隐性的,经历由消极到积极的过程。“喝药”一场是剧巾蘩漪对周朴园的第一次反抗,周朴园要蘩漪喝的是一碗象征着专横统治的苦药,而且是当着全家人的面逼她喝的,蘩漪一再反抗,周朴园一再进逼。当蘩漪恳求周朴园“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时,周朴园是这样回答:“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2]P45蘩漪最后屈从,此时的她是一种消极的抵御。第二次是第二幕中周朴园催蘩漪看病,她发出“我没有病”的强烈呼声,但最终还是屈从。第三次是蘩漪雨夜从鲁家回来遇见周朴园。

5、当周朴园以家长的身份命令:“(严肃地)蘩漪,你走,我叫你上楼去!”此时的蘩漪:“(轻蔑地)不,我不愿意。我告诉你,(暴躁地)我不愿意!”表明自己积极的反抗。最后一次反抗是在结尾,此时的她以一个审判者的身份出现,她彻底搅乱了周朴园自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2]P48作为叛逆女性的她决不廿心做一个家庭的奴隶,做一个没有自己的追求、梦想,泯灭自己个性的如周朴园“所企望的那样百依百顺的旧式花瓶”。三、反抗过程中对孩子的态度蘩漪在剧屮充当着母亲的角色。母性是天生的,当孩子成为报复计划中必要的一部分时,难以割舍的亲子之情就显示出来。在第

6、一幕中,蘩漪先让账房拿出40元给周冲买书,见到周冲后,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感觉出她是爱周冲的,“冲儿,你的脸怎么这样红?”“冲儿,你十七了吧?”“傻孩子,妈永远是喜欢你的。”这些平常的母子对话中蕴藏着最深沉的母爱,周冲是家里唯一一个尊敬她,关心她,爱她的人,在最后一幕屮,当一切事实真相被揭露时,蘩漪渐渐移到周冲身边,用不自主的愧恨的眼神望着自己的儿子。当周冲因为她的报复计划惨死时,她先是干哭“冲儿,我的好孩子,你怎么会死得这样惨?”一会儿又狂笑“你有了这样的母亲,你该死。”这一切都是源自深沉的母爱,因为她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因她惨

7、死,她在深深的自责和悔恨屮认为周冲不该有这样的结局,不顾母爱利用自己儿子才喊出“你该死!”即使她在反抗时说周冲“你还是父亲养的,你父亲的小绵羊。”也是出于对周冲的爱,她希望周冲跟她一样“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可是周冲没有达到她的期望,她在失望中才说周冲是“你父亲的小绵羊”。《雷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把整个家庭生活扩展到整个社会,在较大的思想容量和深刻性上表现了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民族生活。蘩漪的不惜牺牲自己名誉的举动是在一定范围内反抗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积极主动地争取爱情幸福。蘩漪的这一特点,不但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更突出地

8、体现了“五四”新思想对中国封建旧家庭、旧观念的冲击。参考文献:[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2]曹禺.雷雨[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盛卿珊(1991-),女,汉族,安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