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冲刺训练卷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冲刺训练卷

ID:27921202

大小:4.1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冲刺训练卷_第1页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冲刺训练卷_第2页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冲刺训练卷_第3页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冲刺训练卷_第4页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冲刺训练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冲刺训练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冲刺训练卷(二)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人们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量所在地的纬度。下面左图中,OL为某地一竖立直杆,OP和OQ表示某日不同时刻OL的日影。下面右图中两条曲线分别示意①②两地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直杆所在地的纬度为(  )A.80°S B.80°NC.75°SD.65°N解析:该地一天内既有朝正北方向的日影,又有朝正南方向的日影,可判断该地发生了极昼现象;日影朝正南方向时,太阳高度较大,故该地位于南极点附近;该地最大、最小太阳

2、高度相差20°,即该地正午、子夜时与极点相差度数都是10°,故该地的纬度为80°S。答案:A2.观测当日,①②两地昼长分别约为(  )A.8小时 14小时30分钟B.10小时 13小时30分钟C.16小时 9小时30分钟D.17小时 10小时30分钟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80°S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5°,故该日太阳直射15°S纬线;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太阳直射15°S纬线出现在冬至日前后约一个月时;结合①地夏至日前后一个月时的昼长约为8小时可知,该地冬至日前后约一个月时的昼长约为16小时;同理,可判断出②地该日的昼长约为9小时3

3、0分钟。答案:C干燥度是长有植物地区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值。读我国某地区干燥等值线分布图,完成3~4题。3.A闭合曲线的干燥度取值为(  )A.3.5B.4.0C.16.0D.24.0-..解析: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A闭合曲线上的数值只能为4.0或者16.0,由图可知,A闭合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干燥程度要大些,所以A闭合曲线上的数值应为16.0。答案:C4.B处的干燥度比周围地区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山区,多地形雨B.地处盆地,多阴雨天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地处高原,海拔高,蒸发量较小D.地处河谷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

4、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B处的干燥度小于周围地区。答案:B名扬中外的响水大米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那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响水大米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米。响水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举世无双,完全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的厚度约为10~30厘米,这种土壤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质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很大。灌溉水源是来自世界第二

5、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由于“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在夜晚又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稻田高出了2~3℃,在昼夜温差大的北方,形成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极高。据此回答5~7题。5.出产响水大米的“石板地”白天易于吸收热量,其主要原因是(  )A.成土母质多气孔构造B.生长期内白昼长、光照强C.当地四面环山,热量不易外散D.“石板地”蓄水能力强,比热容大解析:“石板地”白天易于吸收热量,是与“石板地”本身的构造有关的,而与光照时间长短及当地四

6、面环山等无关。如果蓄水能力强、比热容大,温度反而不易升高,不利于热量的吸收。答案:A6.由响水大米生长的环境推测,该地地质时期(  )A.曾经有过剧烈的地震B.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C.曾经有过剧烈的海陆变迁D.风化作用强烈,成土速度快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地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玄武岩为喷出岩,所以可以断定该地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答案:B7.响水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降水丰沛、水源充足B.“石板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大C.当地昼夜温差大,“石板地”地温、水温较高D.当地夏季气温较高,降

7、水较多,雨热同期解析:当地昼夜温差大,而“石板地”的地温、水温在夜晚也会高于一般稻田2~3℃,所以水稻的成熟度高,这是响水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答案:C-..右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多年平均等温线(单位:℃)变化比较图。读图,回答8~9题。8.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南方地区D.东北地区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等温线明显南移且幅度最大,表明该地区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最明显。答案:D9.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D.油菜开花期

8、滞后解析:气候变暖会使得我国各地区的热量条件变好,无霜期延长,因此甜菜的种植区域会北移,小麦种植海拔会升高,水稻种植北界会北移,油菜开花期会提前。答案:C据报道,截至2011年12月10日,吉林省“引嫩入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