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06014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模板支撑体系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模板支撑体系中应用摘要:建筑模板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难点,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对支撑体系各项具体数据进行验算研究,详细介绍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案及构造措施,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关键词: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构造措施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高强度与高稳定性的模板支撑就显得必不可少。但由于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也存在短处,容易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因此,为确保结构施工的质量安全,现通过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体系,以迗到模板支撑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1工程概况某建筑
2、工程建筑面积5万3平米,12层,建筑高度55米,最高处64.2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该工程在012〜019轴和OF〜OL轴之间,有一个共享大厅,呈平面八角形,012〜019轴尺寸为4.3mX7=30.lm;OF〜OL轴尺寸为28.974m。在5.85m标高处有一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为井字梁结构形式,板厚为120mm。在60.537m处有一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呈穹顶状,主梁跨度(平面直线弦长尺寸)32.949m,弦高12.287m,半径17.194m,截面尺寸600mmX900mm;板厚200mm,标高48.350〜6
3、0.537m。2荷载取值1)混凝土自重24kN/m3。2)钢筋框架梁:1.5kN/m3;楼板:1.lkN/m3。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水平模板:2.0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计算支架立杆时,均布荷载标准值取1.0kN/m2o4)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依据技术规范,取8kN/扣件。5)钢管支架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即扣件对接和扣件搭接,根据横杆步距不同,两种连接方式的立柱允许荷载如表1所示。3.5梁模支撑立杆杆底基层承载力验算5.85m标高为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上面荷载直接坐落在该结构层上,由于o=43.91N/mm2>C30混凝土强度等
4、级混凝土承载力,所以立杆不能直接落在混凝土表面。采取在单根立杆底设置专用钢底座(规格为150X5),底座坐落在架板上,则钢底座受力面积:S=n(150+2)2=17662.5m2P=N/S=19.82X103+17662.5=1.12N/mm2设计允许结构承载均布荷载。5.85m标高结构层不能承受上面传来的荷载,必须将共享大厅顶部结构支撑荷载传递到基础结构底板上。4模板支撑架搭设方案1)主梁立杆纵向间距为6⑻mm,梁下设置3根立杆,间距500腿,梁底中部设置1根,梁底两侧设置2根立杆;板和次梁立杆间距6⑻mmX600mm;水平杆步距为1.2m。2)水
5、平杆每层与浇筑完成相邻钢筋混凝土柱子拉接2道;立杆底部设置钢靴((H50X5),再坐落在架板上(50mm厚);立杆接长必须对接连接,接头位置错开。3)5.85m标高处结构层,梁板浇筑完毕后不拆除其支撑架(平面八角形范围内),待该层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15d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层的施工,该范围内该层及地下部分结构,即-0.05m标高结构层下部结构(平面八角形范围)支撑架体,必须等到顶部结构施工完毕拆除支撑架后拆除,确保将共享大厅顶部结构支撑荷载传递到基础底板上。将该范内的支撑体系设置为独立系统,不影响其他支撑体系拆4)本次验算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计算的,没
6、有考虑组合水平荷载(风荷载),在脚手架支撑系统搭设时,必须确保立杆垂直。如果立杆本身直线度不能满足要求,立杆底部12m高度内(主梁位置)设双立杆,钢垫板改为4>200X5。5模板支架构造措施1)脚手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3)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偏差为15mm。4)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其伸出长度不超过300mmo5)满堂模板支架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设置1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的接
7、长采用搭接。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间距不大于150mmo6结语该方案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工程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证明该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对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布置方式灵活,整体性也较好,特别是对于楼层高度和荷载都有较大的支撑应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糜嘉平.建筑模板与脚手架研究及应用[J].中国建筑工业.2001.[2]陈艺、杜美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0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