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doc

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doc

ID:27905746

大小:1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doc_第1页
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doc_第2页
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doc_第3页
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doc_第4页
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电阻之大作用“CAN终端电阻”  CAN总线终端电阻的作用有两个:  一、提高抗干扰能力,确保总线快速进入隐性状态。  二、提高信号质量。提高抗干扰能力  CAN总线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状态,“显性”代表“0”,“隐性”代表“1”,由CAN收发器决定。图1是一个CAN收发器的典型内部结构图,CANH、CANL连接总线。    图1  总线显性时,收发器内部Q1、Q2导通,CANH、CANL之间产生压差;隐性时,Q1、Q2截止,CANH、CANL处于无源状态,压差为0。  总线若无负载,隐性时差分电阻阻值很大,外部的干扰只需要极小的能量即可令总线进入显性(一般的收发

2、器显性门限最小电压仅500mV)。为提升总线隐性时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增加一个差分负载电阻,且阻值尽可能小,以杜绝大部分噪声能量的影响。然而,为了避免需要过大的电流总线才能进入显性,阻值也不能过小。确保快速进入隐性状态  在显性状态期间,总线的寄生电容会被充电,而在恢复到隐性状态时,这些电容需要放电。如果CANH、CANL之间没有放置任何阻性负载,电容只能通过收发器内部的差分电阻放电。我们在收发器的CANH、CANL之间加入一个220PF的电容进行模拟试验,位速率为500kbit/s,波形如图2、图3。    图2    图3  从图3看出,显性恢复到隐性的时间长达1.4

3、4μS,在采样点较高的情况下勉强能够通信,若通信速率更高,或寄生电容更大,则很难保证通信正常。  为了让总线寄生电容快速放电,确保总线快速进入隐性状态,需要在CANH、CANL之间放置一个负载电阻。增加一个60Ω的电阻后,波形如图4、图5。从图中看出,显性恢复到隐性的时间缩减到128nS,与显性建立时间相当。    图4    图5提高信号质量  信号在较高的转换速率情况下,信号边沿能量遇到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信号反射;传输线缆横截面的几何结构发生变化,线缆的特征阻抗会随之变化,也会造成反射。  在总线线缆的末端,阻抗急剧变化导致信号边沿能量反射,总线信号上会产生振铃,

4、若振铃幅度过大,就会影响通信质量。在线缆末端增加一个与线缆特征阻抗一致的终端电阻,可以将这部分能量吸收,避免振铃的产生。  我们进行了一个模拟试验,位速率为1Mbit/s,收发器CANH、CANL接一根10m左右的双绞线,收发器端接120Ω电阻保证隐性转换时间,末端不加负载。末端信号波形如图6,信号上升沿出现了振铃。    图6  若双绞线末端增加一个120Ω的电阻,末端信号波形明显改善,振铃消失,如图7。    图7  一般在直线型拓扑中,线缆两端即是发送端,也是接收端,故线缆两端需各加一个终端电阻。为什么选120Ω  任何一根线缆的特征阻抗都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得出。

5、线缆的一端接方波发生器,另一端接一个可调电阻,并通过示波器观察电阻上的波形。调整电阻阻值的大小,直到电阻上的信号是一个良好的无振铃的方波,此时的电阻值可以认为与线缆的特征阻抗一致。  大部分汽车线缆都是单线的。如果你采用两根汽车使用的典型线缆,将它们扭制成双绞线,就可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特征阻抗大约为120Ω,这也是CAN标准推荐的终端电阻阻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