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沈阳市法库县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优势和劣势分析

浅论沈阳市法库县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优势和劣势分析

ID:27900766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浅论沈阳市法库县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优势和劣势分析_第1页
浅论沈阳市法库县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优势和劣势分析_第2页
浅论沈阳市法库县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优势和劣势分析_第3页
浅论沈阳市法库县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优势和劣势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沈阳市法库县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优势和劣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沈阳市法库县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优势和劣势分析摘要:在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旅游也迅速发展起來,本文便是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研究沈阳市法库县的乡村旅游文化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并且给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法库县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关键词:乡村旅游优势劣势对策屮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42-01一、乡村旅游概述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为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现代乡村旅游冇一些代表词,如:游居、居游、野行、轻建设、第二居所诗意栖居、场景时代等。按照历史划分,乡村旅游分为两种

2、,一种是传统的乡村旅游,它是岀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产生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另外一种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其时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放假时间段。对比传统乡村旅游,现代乡村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屮会充分欣赏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而现代的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体验乡村乐趣,还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当地带去不同的文化,促进了地区文化交融。二、法库县基本情况简介法库,位于辽宁省北部,南北纵距60公里,东西横距80公里,区域妞积达2320平方公里。县内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属丘陵平原区。山丘妞积占34%,耕地面积占6

3、2%,水面面积占4%,境内河流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9?1,长5732公里,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温度较高,冬季寒冷。此外法库县有矿产资源丰富,乡村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开发乡村旅游。三、法库县开发乡村旅游文化的优势分析(1)法库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部。如巴尔虎山、五龙山等山地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绿化率覆盖面积大,并且作为一座古县城,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人文资源,在法库的历史中曾经出现了多位宰相,现有宰相故里、0鹤之乡的美誉。(2)政府政策支持,法库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政府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政府特别扶持法库瓷器厂和法库奶源地,与大企业辉山乳业等达成

4、投资共识,使这个地方更加具有投资价值,并且曾经多次邀请高校旅游学专业教师前去讲座,为法库的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带来专业人士的意见。(3)基础设施健全,交通便利,客运站、大型商超和大型货运站一应俱全,是沈阳周边的一个大型停靠站,有机场和高速通道路口,紧挨沈阳。(1)土地价格便宜,由于是沈阳周边的城市,地价有很大的优势,比城市里要更加便宜。(5)原有产业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法库已经成型的陶瓷业和人型企业投资建设的乳业经济效益较好,基础设施健全,为乡村旅游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当地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四、法库县开发乡村旅游文化的劣势分析(一)盲冃建设项冃,破坏生态近些年法库县大肆建立化工厂和接受

5、沈阳重工厂外迁,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空气污染严重,并且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无法饮用或饮用出现问题。(二)村民旅游文化意识薄弱更多都是小农经济,导致除了农民很少出现其他工种,过于单一化,村民受教育程度低。(三)缺少科学技术和人才引领法库更多的是人工种植,少有机械作业收割和播种,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科学技术缺乏创新,没有采用科学灌溉和种植。由于当地教育水平冇限,本地缺乏人才,也留不住人才。五、法库县开发乡村旅游的策略法库县开发乡村旅游,有以下建议:法库县政府应与旅游大企业合作,招商引资,加强当地游玩建设和完善经济链条;同时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合本土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来这里游玩;并

6、且加强工厂建设限制,并且限制已有工厂减少排污,保护当地环境,尽量做到可持续发展。六、结语法库县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发展的局限性,比如,政府会将发展的重点放在陶瓷产业上,并没有基于旅游投入较多的开发关注和资金投入,虽然现在已经对外打出“宰相故里,白鹤之乡,山水法库”等宣传语,但是吸引游客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法库县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开发地区旅游业。参考文献:[1]张艳,张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27(3):509-512.[2]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业学报,2015,5(5):136-140.责任编辑:孙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