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

ID:27899898

大小: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_第1页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_第2页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_第3页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_第4页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泥稳定碎石配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摘要】本文首先针对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接着提出水泥稳定碎石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特点,最后重点阐述水泥稳定碎石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在最大程度上体现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配合;路基;施工应用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存在良好的水稳定性,使得在路面基层铺设工作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结合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机械化施工。

2、在设计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过程中,要先选择好材料,再进行配合比工作,要将碎石级配曲线函数控制在中指附近,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来料的批量以及产地,不断验证配合比。2、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2.1.材料是质量的关键2.1.1.水泥的质量尤为重要。作为水稳中唯一一种稳定剂其质量至关重要,施工时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d,时以上)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要使用,且宜采用标号较低(tn325号)的水泥。2.1.1.碎石的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重点注意碎石强度,其压碎值不要大于30%,最大粒径规范中要求不大

3、于40ram,但从经验来看大于30mnrt好,既容易拌合,也不易离析。且一定要控制碎石的含水量,否则将会直接影响水泥剂量和水稳的强度,通过0.075mm筛孔的颗粒应不大于5%,塑性指数一定要控制小于6,集料中的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2%,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25°/0。2.2.做好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实验室的多种混合料配比实验,经比较最后选定配比为水泥:级配碎石=5%:95%(内掺)。经调查全线各标段的水稳配比均在4°/。〜5.5%之间,其中有五个标段配比均为5°/。。对所进规格料碎石进行试配,得到的碎石级配曲线基本

4、上控制在中值附近,换算成各种规格料的重量百分比为中料:小料:细料=33:44:23,而且施工时要根据来料的批量或产地不同进行经常验证。2.3.重点做好拌和工作根据规范要求水稳的拌和必须采用集中厂拌,为此重点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拌和设备的选型非常关键。没有好的拌和设备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混合料,所以设备的选型非常关键;二是,含水量对混合料的施工影响很大。根据经验来看,拌和含水量在一般情况下应比最佳含水量高1°/。〜2°%,以补偿混合料在运输和摊铺时的水分损失,含水量小则混合料极易松散,不容易碾压成型,含水量大

5、则易形成软件弹,无法及时碾压,施工时一定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温度情况确定含水量的大小,有的要选择比最佳含水量略低一点,而有的则要高很多,这要凭经验和现场摊铺、碾压的情况来确定。3、水泥稳定碎石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特点水稳碎石对作为道路基层及底基层的碎石原材有如下要求:(1)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表面清洁无土,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抗磨耗能力。(2)对于次干路及以下道路:水稳碎石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3mm;作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3)对于城市快速路

6、和主干道:水稳碎石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水稳碎石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ill。4)对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水泥稳定粒料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不应大于30%;对其他道路基层不应大于30°/。、底基层不应大于35°/0。4、水泥稳定碎石土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4.1.对材料质量控制与要求水泥:采用推荐厂家的32.5级硅酸盐水泥,水泥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且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碎石:符合JTJ03422000规定的压碎值不大于30%的要求;粒径按

7、天津市市政研究院要求的10mm〜30mm—种规格。土:选用施工场地附近的土,最好选用砂性土,塑性指数控制在5.5〜10;均匀系数大于10;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0%;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液限不超过40%;最大粒经不超过10mm稀水泥浆:按水泥:水=1:1.5(重量比)控制。无侧限抗压强度:按设计要求,2MPa。原材料试验:应做水泥物理性能试验、土的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相对密度(标准击实)、碎石压碎值等试验。4.2.路基施工过程中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4.2.1.准备下承层:在准备下承层之前,须按设计要求

8、,把中央分隔带的横向排水管进行埋置,并与边坡泄水槽位置相对应。下承层为路床水泥改善土,路基路床必须交验合格,表面应坚实平整,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松散、软弹的杂物。松散杂物务必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4.2.2.施工放样:按设计桩号恢复中线和边桩,测量路床标高,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的底基层标高及松铺系数,计算出底基层分段铺装厚度,并分别布设松铺标高和压实后标高的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