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白垩上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风化

探讨白垩上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风化

ID:27891978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探讨白垩上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风化_第1页
探讨白垩上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风化_第2页
探讨白垩上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风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讨白垩上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风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白垩上红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风化摘要:根据作者十多年来从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对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红层岩体强度特征研究、红层岩体边坡稳定性和防治措施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总结以及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可供同行参考。关键词:岩土勘察;红层;措施研究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白垩系红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工程勘察中对其物理力学性、野外原位测试和室内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时其离散性均较大,导致岩土工程师对其承载力的推荐带有许多随意性,并给工程的设计/施工带来许多不便和引发许多诸如滑坡、浸水沉陷等次生灾害;1区域地质环境1.1地层结构本区红层主要由白垩系和下第三系一套

2、内陆河湖相沉积成岩的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研、岩等碎屑岩组成,多为软岩极软岩(饱和单轴极抗压强度多为3~15MPa)。1.2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由于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岩体较为破碎,裂隙发育,且多发育泥夹岩屑型裂隙,给地下水提供了在岩体内缓慢渗流的场所,形成了基岩裂隙水;但由于岩体发育的裂隙多为泥夹岩屑型裂隙,其渗透系数较小,红层基岩裂隙水较为贫乏;岩体内的裂隙水具山区平原型基岩裂隙水特有的特征,含水层(带)中只进行着与地表水的自由水交替,不存在缓慢交替或消极交替,径流途径多为岩块间的孔隙和裂隙。由于地下水中SO含量普遍较高(150〜500mg/L),故本区岩体内红层基岩裂

3、隙水具一定的硫酸盐侵蚀性,造成了地下水的溶蚀、腐蚀和软化泥岩等不良地质作用问题;而岩体中含有可溶性的泥质、钙质(80%~90%为可溶性的CaC03)胶结物,导致岩体中HC0普遍较高(150~500mg/L),这一特征表明红层基岩裂隙水具溶出性侵蚀性质,并必然对建筑材料具有侵蚀能力;众所周知,纯水对于可溶岩的溶解能力是非常弱的,只有当C02溶于地下水后,与岩体中的CaC03发生如下反应:CaC03溶于纯水:CaC03Ca2++CO;CO+H20HC03-+0H-;C02溶于水:C02[气]C02[溶于水中];C02[溶于水中]+H20H2C03HCO+H+;同时:H++OH-

4、H20o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固、液、气三相化学体系,在化学热力学中,决定物质化学反应快慢程度的三大要素是能、焓、熵,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其标准生成焓、标准熵是不同的,而以上反应多为朝着标准生成焓减小的吸热反应过程,其标准熵也是朝着减小、无序度增大的反应过程,区内红层基岩裂隙水只进行着与地表水的自由水交替,其受大气影响非常强烈,红层基岩裂隙水在每一水文年的循环交替中,上述反应也循环交替进行,加剧了基岩裂隙水作为地质营力对岩体的不断改造破坏,这一缓慢的作用过程对工程建设极为不利。1.3工程地质特征区内红层岩石多为软岩极软岩,含有大量的伊利石、蒙脱石,具日晒易干裂,吸水具膨胀

5、软化,浸水后其结构极易破坏而强度急剧降低,在水和其它外营力作用下易形成软弱带,岩体内的软弱带多沿泥夹岩屑型裂隙由红层岩屑和其风化产物构成,具隔水、保水和强度低等特点,并具明显的浸水软化特征。1.3.1残积土全风化带其工程性能与一般粘性土相似,干强度较高,其抗剪强度随岩土体的饱和度的不断增大,其抗剪强度明显降低(见表1);随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