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58411
大小:853.50 KB
页数:112页
时间:2018-12-06
《劳动关系知识读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劳动关系知识读本冯同庆编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3目录0.前言:为什么要了解劳动关系0.1.民生和职业0.2.社会与变迁0.3.和谐与发展0.4.劳动关系和谐0.5.劳动关系要点0.6.劳动关系整体1.认识劳动关系1.1.劳动关系概念怎么进入中国1.1.1.历史上的劳资关系概念1.1.2.新中国建立后的变化1.1.3.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解1.2.劳动关系的中西方比较1.2.1.起源中资源因素有不同1.2.2.进程上变动程度有区分1.2.3.性质上关系要素有区别1.2.4.主体的制度基础存差异1.2.5.运行规则相同而习
2、惯有异1.2.6.规范上可以互补1.2.7.走向上可以互修1.3.劳动关系变化的历史和前景1.3.1.对阶级关系的分析1.3.2.从控制到管理的调适1.3.3.对立走向协调的可能1.4.中国劳动关系演进中的不同取向1.4.1.无政府主义有影响1.4.2.三民主义及其变化1.4.3.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2.劳动问题及其类型2.1.劳资“两方”问题2.1.1.历史上的劳资问题2.1.2.在新时期的延续2.1.3.识别问题性质的经验教训2.1.4.新时期问题的阶层性质2.2.劳资政之间的“三方”问题2.2.1.问题由“两方”变
3、成“三方”2.2.2.初始分配后的政府再分配2.2.3.从习惯“两方”到凭借“三方”2.3.与劳动相关联的“多方”问题2.3.1.相关联的问题有多种2.3.2.非阶级问题2.3.3.非制度问题2.3.4.非契约问题2.4.改革开放后“更多”的问题2.4.1.劳动分工到权力重构2.4.2.劳动者多种权益问题2.4.3.职业分化的性质2.4.4.谋求生存的民生问题2.4.5.法律适用的多样性2.4.6.社会权利建构是实质3.劳动关系的制度协调3.1.制度协调的形成3.1.1.从设想到原则再到制度3.1.2.持续不断的实践3
4、.1.3.源于政策又高于政策3.2.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3.2.1.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3.2.2.集体合同制度的内容3.2.3.两种制度可以相互支撑3.2.4.延伸出的调解、仲裁、诉讼3.3.中国劳动关系中的微观参与3.3.1.职代会制度及其经验教训3.3.2.职代会制度的基本内容3.3.3.实现职代会制度的新发展3.4.中国劳动关系中的宏观参与3.4.1.参政议政的提出和内容3.4.2.参政议政的范例3.4.3.拓展参政议政的思路4.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4.1.劳动关系调整可以借助法律4.1.1.劳动法律的内容、
5、特点和性质4.1.2.作为社会法的发展和普及4.1.3.劳动法律可能的失当4.2.劳动法律的一般基础4.2.1.劳动法律中合意的含义4.2.2.劳资当事人合意的优势4.2.3.工人如何使雇主接受合意4.3.劳动法律建设的中国条件4.3.1.对法律的需要是什么4.3.2.整合资源推动立法4.3.3.立法的策略是什么4.4.劳动法律制度的中国资源4.4.1.为什么有法可依却不依4.4.2.实施法律的成功案例4.4.3.认识法律资源的含义5.劳动关系的基本主体:劳动者5.1.劳动者有主体性与隶属性5.1.1.主体形成与隶属制
6、约5.1.2.欧美国家的劳动三权5.1.3.我国劳动权利的规定5.1.4.国际劳工标准及其分析5.2.西方工人的历史形态5.2.1.从工人暴力到理智工人5.2.2.公民权利与公民责任5.2.3.劳工改变处境的新途径5.3.中国历史上劳动者的特征5.3.1.社会常态下使自己得到尊重5.3.2.与管理规制的矛盾5.3.3.劳动者行为的规则特征5.4.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者的诉求5.4.1.劳动者诉求增长的原因5.4.2.老一代工人的规则行为5.4.3.新生代工人的权利行为5.4.4.劳动者诉求的合作性质6.劳动者组织化的代表
7、:工会6.1.利益组织化需要工会6.1.1.为工人谋福利而不谋私利6.1.2.正确对待工人的正当批评6.1.3.工会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能6.2.工会问题的国际比较6.2.1.西方工会与会员的关系问题6.2.2.中国存在的类似问题6.2.3.解决问题的不同路径6.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会模式6.3.1.自上而下的改革6.3.2.组织制度创新6.3.3.维权机制创新6.3.4.参与模式创新6.3.5.干部制度创新6.4.超越传统模式和西方模式6.4.1.基于自下而上谋求创新6.4.2.尊重来自劳动者的基本动力6.4.3.不止
8、修复更在更新7.劳动关系的基本主体:用人单位7.1.劳动关系深植于用人单位7.1.1.劳动过程发生在用人单位7.1.2.对工人既有控制也有适应7.1.3.工会的局限与意义7.2.工业化中的保守雇主与先进雇主7.2.1.雇主的不同管理策略7.2.2.雇主管理的不断进化7.2.3.对雇主的不同解读能否和解7.3.中国近代的雇主及其特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