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得失张兴吉文

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得失张兴吉文

ID:27854418

大小:6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06

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得失张兴吉文_第1页
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得失张兴吉文_第2页
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得失张兴吉文_第3页
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得失张兴吉文_第4页
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得失张兴吉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得失张兴吉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4年9月求是学刊第31卷 第5期略论前代学者在元刻《史记》彭寅翁本著录中的得失张兴吉(海南师范学院政法系,海南海口,571158)(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元刻《史记》彭寅翁本刊于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是目前存世《史记》版本中仅次于南宋黄善夫本(1196年刊)的已知的第二个三家注本。它也是从南宋黄善夫本到明代廖凯刻本(1517年刊行)300多年间国内刊行唯一的《史记》三家注刻本。因而可以说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史记》版本,在《史记》版本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元刻《史记

2、》彭寅翁本作为珍稀宋元旧本中的一种,因其距今年代久远,能够亲身接触此本的学者并不很多。是以早期接触过此本的学者对彭寅翁本的著录和记载,就成为《史记》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限于当时的学术水平和文献检索的局限,前代学者的著录和记载难免会存在不足和失误,这些缺憾又为后来的学者所因袭,对《史记》版本研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前辈学者在著录《史记》彭寅翁本中的得失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经籍访古志》著录彭寅翁《史记》本的失误及影响  日本编辑汉籍书目的历史非常久远,这可能与汉籍在日本的流布有着极大的关系。实际上,汉籍在传入日本的过程中,日本学者就开

3、始注意编写汉籍书目。在19世纪,日本的汉学研究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出现了对古籍版本的专门性研究著作,如《活版经籍考》和《经籍访古志》,其中以《经籍访古志》的影响最为深远。《经籍访古志》是一部记录当时日本公私藏书机构藏书的汉籍书目,它对所著录汉籍的卷数及版本、版式、收藏地点、书籍的流传过程、书籍所附题跋皆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日本学者川濑一马先生对此书的形成有专门的研究,他著有《经籍访古志の成立—--特に初稿につぃて本以前》一书,发表于1957年[1](P3)。此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经籍访古志》成书的过程。据川濑先生的研究,《经籍访古志》的写作始于日本文政12年(181

4、5)之后,成稿于日本安政2年(1855)夏。其间三易其稿,参与编辑、撰稿者主要有涩江全善、森立之、堀川舟庵三人,还有小岛尚真参与其事,多纪元坚校阅书稿,海保元备通阅全稿参与讨论,海保元备又为此书作序。此书成书前后历经四十余年,且有多名当时著名的日本学者参与其事,所以《经籍访古志》反映了日本江户时代中期考据学、校勘学的最高成果。《经籍访古志》是对《史记》彭寅翁本著录较早的一部重要著作,而且在早期对彭本的著录中,从上面所引用过的著录原文可以看出,其著录较之张金吾的《爱日精庐藏书志》更为详细,虽然张氏曾经拥有《史记》彭寅翁本残卷。然而,《经籍访古志》中详尽而有偏差的描绘,反

5、而混淆了《史记》彭寅翁本的真面目。《经籍访古志》突出的错误是对彭寅翁本的行格、字数著录有失误。其文曰:狩谷棭斋旧藏本(求古楼本)首有中统二年董浦补史记序、集解序、索隐序、论例谥法解、目录卷首体例与前本同,但注文间有删略,每半板十行,行十六至十七八字”[2]。这里的著录明显有误,《经籍访古志》,接触过《史记》彭寅翁本的人都知道,彭本《史记》的正文是每半页10行,行21字,注双行同。《经籍访古志》的作者涩江全善、森立之既然已经见过此本,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经籍访古志》的作者是用“求古楼本”.---的版本形态来说明彭寅翁本的版本形态上。狩谷棭斋本的

6、卷首是中统二年段子成本的董浦序,此序是二家注本《史记》元中统本的卷首页,半页10行,行16字,此序仅一页,其上没有钤“定房”鼎形印,表明此序被人误置于此本的卷首,实当在藤原定房①时代之后。森立之等人或许认为此序也是彭本所有之物,于是就以此页的行格情况来著录彭本。狩谷棭斋本在此序之后,是彭本原本的司马贞《补史记序》、裴骃《史记集解序》《史记索隐序》(《史记正义论例谥法解》10行21字除外)等,皆为每半页9行,行18字。森立之等人大约是没有仔细翻阅彭本的正文,也没有见到枫山文库本,就综合此本卷首数页的情况,得出了上述的结论。(刘按,以下未校)为“元至元二十五年彭寅翁崇道精

7、舍刊本”,又说:“彭氏本流传亦稀,余平生所见常熟瞿氏有七十七卷本,即张氏爱日精庐旧藏。沈子培曾植藏二十余卷,庐江刘惠之藏一部。配入别本数的作者用由上述的著录,引起了后来学者的一系列推测。赵澄先生在30年代发表的《史记板本考》一文中,根据《经籍访古志》的著录,认为,既然彭寅翁本半页10行,行17、18字,王延吉吉本、柯维熊本半页10行,行18字,则此数本当属一个版本系统,他进而理解《四库简明标注》中“安成郡彭寅翁本,昭文张氏谓验其板式似元刊本,殆王板、柯板及陕西板所自出欤”的话,还进一步推测说“柯、王、陕,出于彭寅翁崇道精舍本的话,决是不错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