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 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doc

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 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doc

ID:27844422

大小:21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 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doc_第1页
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 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doc_第2页
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 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doc_第3页
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 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doc_第4页
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 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 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工智能加持的背后机器人真的要觉醒了吗?  李世乭手里又添上了一支烟,这是他在本场比赛叫的第二次暂停,第82手。作为一个围棋界的老手,他经历过无数场比赛,然而这场比赛实在是太特殊了,因为这一次,李世乭所代表的似乎不仅仅是自己,也不仅仅是国家,他,似乎代表了全人类。  这是2016年,甚至有史以来观看人数最多的一场围棋比赛——“人机大战”。2016年3月10日,李世乭在两次离场抽烟后最终在对手下到第211手后,带着痛苦的表情投子认输,而此前,他已经败了一局。  人类连续失败两局,这显然不是偶然了,事实上在随后的几场

2、比赛后,与李世乭对战的人工智能软件AlphaGo最终以4:1获得了这场人机大战的胜利。  这是人工智能提出的60年来,最大放异彩的一次。    依然是3月,微软在Twitter平台上推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Tay,Tay模拟成一个19岁的美国女孩,在Twitter上自由交友,通过和人类用户聊天可以继续进行深入学习。  一天后,Tay开始发布夹杂着各种脏话的种族歧视言论,并表现出非常偏激的互动状态,微软只好暂时将其关闭。  “丢人丢大发了”,这是当时很多人对微软的这位“不良少女”的评价。  人工智能再次登上头条,只是

3、这次多少有些黯然神伤。    这就是2016年的“机器人”,虽然“肢体”还不足以让人类惊艳,但是“大脑”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注意,谷歌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首席执行官、AlphaGo之父戴密斯·哈萨比斯也从没几个人认识的极客工程师,变成了明星一般的名字。  人们似乎从未对机器人AI这么有信心过,甚至不少人开始害怕,机器人统治世界的那一天是不是真的要到来了。还请各位看官们放心,在目前的技术水平里,电影依然是电影。    事实上,全面AI化完全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儿,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突然的变革。机器人的AI化其实只

4、是时间到了,因为从机器人这个大概念出现开始,这个产品线的脉络就是非常清晰的,让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或者说越来越能替代人,本来就是这个领域的一贯追求。所以,当机械硬件的发展和人工智能软件的发展都达到一定水平,AI化的时代自然就来了。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也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奇。因为人类其实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人们能做的,其实不是让机器去“模拟”人类的思考方式,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机器看上去可以与人类的思维接近。再强大的人工智能,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只知道“要这样做”。这就是为

5、什么AlphaGo能够比人类棋手更懂得如何利用规则的原因,但同时这也是Tay会被教坏的原因,因为基于自然语言识别的Tay并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说,只知道大部分人都这样说。  今年1月,日本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正视图教会人工智能看漫画,这种技能被称为“视觉语言”,这是比自然语言识别更高级别的技术,通过这项技术,机器人可以“看懂”某一页漫画中的人是在生气还是高兴,然而却无法预测下一页漫画的内容,在这种对人类情绪的“推测”技能上,机器人的表现甚至还不如人类小孩。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看到AlphaGo的“高智商”就

6、开始担心机器人会统治人类,即便它学会了视觉语言,给它一个大大的微笑,它是没法判断你只是想要逃过此劫还是真的爱它的。    说回到与咱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级产品来。今年的机器人领域,另外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消费级机器人市场的井喷式发展,一时间甚至出现了无数的细分领域,“陪伴型机器人”、“教育型机器人”、“导购型机器人”、“清洁型机器人”,产品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相较于研发领域的成功,今年的消费级市场其实依然没什么突破。在这里我要给今年的消费型机器人市场泼盆冷水,尤其针对那些具有“人工智能”的陪伴型产品,我购买意见

7、是:不要买。是的,这是一轮扫射。  人工智能的发展被强行划分成了两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指针对某个特定场景下的人工智能设备,比如扫地机器人、航拍无人机之类的。强人工智能则是拥有记录和修正能力,可以通过不断产生的数据,做出分析,并用这种分析指导行为。但是,这两种程度的人工智能判断,却是可以作弊的。    举个例子,早在2014年,一款名为尤金·古斯特曼的人工智能程序就通过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它模拟了一个13岁的乌克兰小男孩,33%的评委都无法辨别出它是人类还是机器人,也就是说,它可以像一个真正的

8、小孩儿一样和你聊天,然而,这次测验被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种“作弊行为”。因为开发者故意让它表现出“什么都不懂”,并且其实只是套用了小孩子惯用的撒泼打滚的卖萌对话脚本,从认知角度来说,甚至不大能算得上是思考。但事实就是:它通过了测试。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今年我们看到的很多“能和小朋友多轮自然语言对话”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其实在宣传上耍了同样的把戏。  识别出对话中的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