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38226
大小:37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6
《交错并联CCM Boost PFC变换器工作原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交错并联CCMBoostPFC变换器工作原理 摘要: 针对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ConductionMode,CCM)时,两相交错并联BoostPFC变换器各支路不均流造成某一支路中开关管电流应力加大的问题,采用占空比补偿电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平均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在并联支路内部加入补偿环,根据每相电流与1/2给定输入电流的偏差程度对占空比进行补偿,实现了并联两支路的均流,最终达到减小开关管电流应力的目的。最后,建立了仿真电路,通过仿真分析可知,未采用该控制策略时,两支路电流分别为5A与2.2A,其中5A支路MOS管的电流峰值为9.2A;在采
2、用占空比补偿电流控制策略后,两支路电流均为3.6A,两个MOS管的电流峰值均为6.8A,均流效果明显,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减小,验证了占空比补偿电流控制交错并联CCMBoostPFC变换器的可行性。 ❖ 0引言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大量电动汽车充电行为为电网带来大量谐波[1-2]。文献[3]中采用Boost电路作为整流电路后级,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PFC),减小了电网谐波。随着PFC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型PFC拓扑结构提出,如倍压PFC、无桥PFC、交错并联BoostPFC等[4-5]。其中交错并联BoostPFC系统不仅具有并联系统的所有优点,还能减少输入电流纹波,降低开关
3、管的电流应力。在大功率场所通常采用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ConductionMode,CCM)[6]的交错并联BoostPFC变换器。 基于现有PF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已经提出以下控制方法:峰值电流控制、平均电流控制、单周期控制等[7-8]。其中平均电流控制相比其他控制方法具有更加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其次,并联系统中还应考虑均流问题,若并联系统两支路电流不均衡,那么某一支路开关管所承受的电流应力势必加大,会增大开关管损坏机率[9]。 本文针对平均电流控制交错并联CCMBoostPFC变换器中存在的两支路不均流造成开关管电流应力加大的问题,对不均流原理进行分
4、析,并采用占空比补偿电流控制策略,实现了并联两相Boost电路的均流控制,解决了上述问题。 1交错并联CCMBoostPFC变换器工作原理 交错并联CCMBoostPFC变换器原理图如图1(a)所示,稳态时序波形如图1(b)所示。 如图1(b)所示,交错并联CCMBoostPFC变换器为两个相同BoostPFC变换器并联而成,单个开关管S1、S2的驱动信号相位相差180°,如图1(b)所示,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相比开关管S1滞后180°,电感L1与电感L2支路的电流波形相同,相位相差180°,所以两支路的电流交错并联后将会消除掉一部分电流纹波,从而总电流i的纹波得到减小,频
5、率变为之前的2倍。 2平均电流控制交错并联CCMBoostPFC变换器的不均流问题 2.1单个CCMBoostPFC电路电流跟踪分析 单个CCMBoostPFC电路如图2所示。 图2所示电路中,电感L工作于连续模式,占空比表达式为[10]: 根据平均电流控制策略的原理[11],结合式(2)、式(8)、式(9)分析可知:每个开关周期,占空比不同,t(n)+d(n)T时刻与t(n+1)时刻的电感电流也就不同(随输入电压vin(t(n))及占空比d(n)变化),所以电感电流具有良好的电流跟踪特性。 2.2交错并联CCMBoostPFC电路不均流原理 如图1的交错并联B
6、oostPFC电路,电感L1与电感L2大小相等为L。 对于电感L1由式(8)、式(9)可得: 对式(14)、式(15)分析可得:在t(n)+d(n)T时刻与t(n+1)时刻的电感L1与电感L2之间均会存在电流差,如图3所示。 实际电感电流iL1与iL2跟踪给定输入电流iLref的波形如图4所示,不均流现象明显。 3占空比补偿控制环 由上文分析,交错控制中开关管的导通延迟导致iL2电流不能很好地跟踪给定电流,发生不均流。 为保证电感电流iL2能很好地跟踪给定电流,在如图1(a)所示的传统平均电流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占空比补偿环加入传统电流内环补偿均流占空
7、比,使电感电流iL1与电感电流iL2均能很好地跟踪给定电流,达到均流目的。引入占空比补偿控制环后的控制图如图5所示。 3.1占空比补偿控制环的原理 为使交错并联CCMBoostPFC变换器并联两模块实现均流,考虑只有两模块并联,所以设计占空比补偿控制环时,只需在其中一条支路中加入占空比补偿控制环,当这一支路电感电流通过均流占空比补偿后达到总电流的1/2时,另一支路的电流必定也为总电流的1/2,达到了两支路均流的目的。 由前文对不均流原理的分析,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