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

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

ID:27831179

大小:123.5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6

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_第1页
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_第2页
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_第3页
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_第4页
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析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的主要意象摘要:以传统的笔墨程式来表达山水意象,显然已经不是当下有胆魄、有思想的画家应有的艺术态度和文化担当了,因为中国画在现代文化境遇下一定要寻求自身的突破,无论是观念上还是技法的表现上,特别是面对我国不同境域山水(非传统意义上江南或北方)审美对象时,如何突破原有笔墨语言局限和惯常模式的束缚?如何在新的艺术情境下进行合理的“语言”转换时,有革新的画家更会直面历史与现实,在探索中披荆斩棘、奋然前行。而刘知白先生就是这么一位重要的画家,他晩年的破墨山水画在现当代山水画语言的开拓和图式革新等方面功不可没。而在他晚年的泼墨山水中,除了晴空下正常的山水之外,

2、极具黔地山水特点的雨景、云景、雾景、月景等意象也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正是结合这些意象,进一步探讨刘知白先生泼墨绘画的意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关键词:刘知白泼墨山水Ifil雨景雾景月景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6)04-10-14刘知白(1915——2003),安徽凤阳人,名庭坦,号涓涓庵主、白云、凤阳白云,别署老藤、野竹翁、老梅、梅翁、凤阳人、如莲老人等。刘知白先生是我国当代传统艺术功力深厚又极富开拓精神的大画家,然而,到目前为止,绘画界和美术理论界对这位尤其值得研究的山水画家的关注尚且不够。刘知白早期就提出对于传统山水画“法”“守”

3、“功”“化”四个阶段的理想艺术实践模式,而结合他七十多年的实践来看,刘老也可谓是有明确艺术追求和知行合一的画坛楷模To而他晚年的艺术实践正是在“法”与“守”基础上层进式的推进,乃至默默践行“功”与“化”的艺术理想,其间数十年如一日的师法的勤奋和孜孜探索,其中的甘苦远非常人能够理解和想象到的。刘知白先生长期写生和创作的地方主要是贵州,由于这里地处云贵高原,又地处亚热带地区,多云雨天气。作为一个寓居他乡的旅人,刘知白先生到了贵州之后,面对当地的地理地貌,难免会有地理上和心理上的陌生,对他的创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以原有的笔墨程式来表现他眼中的山水、心中的山水和审美中的山水

4、,显然是刘知白先生首先要直面的现实问题,也是他能否取得突出艺术成就的关键之所在。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刘知白先生泼墨山水画的关注,更多地体现在他的艺术精神和视觉感受方面,本文尝试就刘知白晚年泼墨山水画中雨景、雾景、云景、月景几个主要的意象进行简要分类,进而对其绘画所成之源,做细致的梳理和探讨。、雨景山水no由于黔地多雨,刘知白先生的泼墨中很多是表现雨景的作品。古代画雨景和云山的画家很多,但是最具代表性和最为人所称道的却是米芾父子创造的“米点山水”特色的“落茄点”等墨法,但是米芾等人生活和绘制的江南山水毕竟多为清秀优美的小山,而且多小桥、流水、闲亭、烟树,例如,米友仁《湖山烟雨

5、图》就是表现江南山水的经典之作。然而,这类山水毕竟与万山耸立,多荒野气息的黔地自然环境有所不同。在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中,论及雨景时,郭熙有分为“雨有欲雨”、“大雨”、“雨霁”等。可见多雨的季节中,雨景的丰富性在画中亦应有更为多样的回应,然而,对西南地区表现雨山的优秀画家并不多,可以说在近代的中国山水画中,表现雨景尤其是以泼墨的方式来表现雨中山景的画家中,首屈一指的就要数刘知白先生了。实际上在刘知白先生的泼墨雨景山水中,也可分为:疾风骤雨中的“雨山”,??飨赣廩械摹坝晟健保?等等。然而,据笔者查阅的资料来看,刘知白老人晚年的雨山图中,极少暴雨倾注下的雨景,而更多是烟雨蒙蒙之

6、景,诸如,在2000年创作的《雨山图》中,细雨如织,流泉飞瀑依稀可见,连天空也被明灭时现的淡墨所泼染,不仅给人以真实的空?輔校?也有“水墨淋漓嶂犹湿”的身临其境之感。其他的雨景泼墨如《千山湿嶂》《水云深处》《乌蒙山上》等,除了阔笔横扫之外,还将泼□□幸、破墨、冲水等技法相结合。而《倚栏观雨》等小品画,则是略加勾写的小镜片泼墨,则把雨中山水、小桥、云树的清透、空?鳌19•岳耄?表现的灵动而别具意趣和天趣。刘老学米而不拘泥于米画,而这些雨景图也正是他自己所说的“化他时有我无他”的生动例证。董其昌的《画旨》中说:“不学米点,恐流入率易”,那么,狂风骤雨中的山则更难表现。对于面对泼

7、墨雨景山水自由的挥写,刘老是自得其乐的,但是,刘知白先生在八十四岁创作的写山时以为乐,不知览之者谓若何也。”从题跋中可以见出,尽管创作是愉快的。当然,有时他题跋中也能见出他内心偶尔会难免流露出一份知音难觅的落寞和隐忧。no《雨岫生烟》画幅的右上角,画家题写:“用大泼墨画事实上,正如刘知白先生经常在自己的画幅上题署“如莲老人”一样,他的山水来自于贵州的真山真水,更来自于会于心而应于手的眼中的山水,更是心中、意中“神遇而迹化”的山水。刘老在下放到龙里县洗马河的岁月中,不但没有抱怨生活,反而放怀大自然,他在自己的题画诗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