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27152
大小:123.3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6
《晴纶筒子纺纱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晴纶筒子纺纱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晴纶筒子纺纱项目背景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坚持质量为先。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
2、,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叫响“中国质量”,打造“中国品牌”。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晴纶筒子纺纱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乌鲁木齐某某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乌鲁木齐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市域面积为14216.3
3、平方公里,辖7区、1县,2016年末常住人口为355万。乌鲁木齐是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原为西蒙古和硕特部游牧区,乾隆二十年即平定准”葛尔汗国的末期,筑垒屯兵,确定此名。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自古以来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如今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乌鲁木齐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1763年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再改称乌鲁木齐,
4、乌市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世居民族有13个,少数民族49个。乌鲁木齐是中国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2017年将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广义西北地区即西安、库尔勒、克拉玛依之后的第四文明城。2016年2月23H,乌鲁木齐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七。(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乌鲁木齐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2539.59平方米(折合约78.77亩
5、),净用地面积52539.59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77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晴纶筒子纺纱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晴纶筒子纺纱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0.24%,建筑容积率1.3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7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4.20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
6、2025为实现这一转变,相关部门确定和编制了“l+X”体系。“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保障实施的配套方案、计划和规划,包括五大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发展服务型制造等。目前,五大工程实施指南,以及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发展服务型制造、医药工业发展规划3个指南已经发布。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制造业人才等3个规划指南正在履行审批程序。相关部门还编制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全国有27个省份设立了制造强省的领导小组。例如,湘鄂两省都加强了顶层设计,分别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和《湖南省贯彻〈
7、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向建设制造强省迈出了坚实步伐。(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发布一年多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当前的5个关系。(三)经济新常态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一方面,资源
8、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求生态”'‘盼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群众生活质量,甚至影响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