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

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

ID:27816565

大小:99.5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6

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_第1页
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_第2页
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_第3页
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_第4页
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震1.地质灾害:是地球岩石圈演变过程中的各种地质作用为主要致灾因子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2.地震:岩层断裂或错位,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3.地震灾害:是由地震导致的灾害4.地质构造:①引起地震的能量释放的源头成为震源②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成为震源深度③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④震中到周围地面上某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⑤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课本图)5.震级: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震级越高、释放能量越大)分微震(<3级)有感地震(3・5

2、级)破坏性地震(>5级)(‘7级会有重大损害)6.烈度: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①震级②震源深度③震中距④地质构造⑤地面建筑的坚固程度⑥发生时间、⑦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状况;⑧人员防震自救意识)7.分类:按照震源深度: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深源地震(大于300km)按照成因:①构造地震②火山地震③陷落地震④人工诱发地震&构造地震:地下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占90%以上、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多分布于①板块边界处(如日本、台湾多地震)②板块内部的断层活动带(华北)9.火山地

3、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10■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z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陷落地震。地震能量主要来自重力作用。矿洞塌陷或大规模山崩、滑坡等亦可导致这类地震发生。占3%左右11.人工诱发地震:水库蓄水、人工爆破地下核试验油井注水11.世界两大地震带:①环太平洋地震带(最主要消亡边界)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消亡)(其次是③大洋中脊④大陆裂谷,③④都位于生长边界)(中国是:青藏、

4、新疆、华北、台湾)12.地震前兆:地下水异常(井水动物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地震云)地声地光13.发生过程:震中附近的人先感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水平晃动(原因: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快)14.环太平洋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西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裴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

5、,环绕太平洋一周,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15.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中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还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发生在这里的地震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16.地震的危害:①造成人员伤亡②摧毁建筑物,造成财产损失(破坏房屋和其他基础设施③引发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④可能诱发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堰塞湖等次生灾害1&我国多地震的原因:①东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台湾),②西南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

6、雅地震带(青藏),③内部多断层活动带(华北)19.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f却有多个烈度?因为震级与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的坚固程度等因素有关。20.世界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2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区: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东部19.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区:阿拉斯加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国、加拿大西海岸)19.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区:墨西哥西部、南美西部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20.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新西兰

7、21.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印尼、缅甸云南(横断山脉1西藏(喜马拉雅山)、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等22.分析一个地区多地震.火山的原因:位于杆板块和杆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8.中国的灾情特点:①东重西轻(105°E)(原因: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西部人烟稀少)②因震死亡人数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抗震能力提高),③经济损失加重(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29.特点: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30.预防措施:①加强研究②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③提高建筑物抗震程度④进行防震

8、教育、放震演练⑤提升防震意识与自救能力⑥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