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13583
大小:56.7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3-h制氢装置设计总结'--榆林炼油厂项目20000nm3-h制氢装置设计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h制氢装置设计总结'>榆林炼油厂项目20000Nm3/h制氢装置设计总结【摘要】榆林炼油厂20000Nm3/h制氢装置是北京工程公司西安分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开工建设并顺利投产的项目,制氢装置于2014年5月20日17:18开始点火,24日完成催化剂还原,25016:30正式投料,并于26日凌晨4:00产出合格氢气。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目前,整个装置运行平稳,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顺利产出合格氢气以供汽柴油加氢脱硫,提升油品等级。我在这个项目中从设计、校核、现场施工代表到最后开车前技术服务都全程参与,也是我第
2、一个从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到开车成功都参与其中的项目,对我来说意义不凡,也受益匪浅,现在对这个项目从设计流程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开车前设计漏项与安全隐患做一个项目总结。【关键词】榆林炼油厂;200⑻Nm3/h制氢装置;设计总结1概述揄林炼油厂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东南的瓦房梁化工工业区,紧邻307国道,厂区占地1542亩。炼油厂以加工揄林地区原油为主,预计2014年原油产量接近500万吨/年,超过了炼油厂的加工能力,所以必须尽快实施全厂500万吨/年原油加工以及配套系统改造工程,以适应榆林地区原油产量不断上升的要求。且为
3、了配合国家的汽柴油品升级,特在90万吨汽油装置和2⑻万吨柴油装置的联合装置中设立20000Nm3/h的制氢装置,以保证汽柴油的各项指标迖到国IV标准。BPEC西安分公司承担联合装置中的制氢装置的设计工作。本制氢装置设计为重整气提氢单元13000Nm3/h合格氢气,设计负荷60%〜110%;转化制氢单元规模2⑻00Nm3/h合格氢气,设计负荷40%〜110%。2工艺说明及设计基础20000Nm3/h制氢装置。工艺说明:1)本装置以重整天然气为原料,采用蒸汽转化法、中温变换及PSA的工艺技术生产满足要求的氢气,供炼厂氢
4、气管网。装置设计还可适应以拔头油为原料的工况。装置主要产品为氢气,要求的总纯氢流率为20000Nm3/h,分别供给90万吨/年汽油精制装置和2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使用。2)装置组成。本装置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原料气预处理、转化及中温变换、中变气换热及冷却、酸性水回收系统、PSA氢气提纯单元。重整气提氢单元包括重整气升压系统、PSA提氢系统及解析气升压系统;转化制氢单元包括原料净化、转化系统、中变系统、酸性水处理系统、PSA净化系统及公用工程系统。3)生产规模。纯氢生产能力(99.99%的氢气)20000Nm3
5、/ho3工程特点及工作难点1)本工程属地方政府和国家都迫切要求油品升级的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2)这是我们西安分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进入施工阶段的项目,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来自不同的设计院,之前的工作习惯、处事风格都不一致,通过项目的不断深入,大家在一起不断的磨合,融汇成一个团结的设计团队。3)部分设计人员参加工作时间较短,有些是刚参加工作一、两年的新同志,设计经验、工程经验、现场经验不足。4)制氢装置的压缩厂房中的压缩机进出口的工艺气管道都是应力管道,其脉动计算全部由制造厂家沈阳远大压缩机厂完成,但是需要我方
6、提供工艺管道走向,由厂家在脉动计算后确定振动支架的安装位置,返给我方,我方再确认支架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对设备布置或者其他管道设计影响太大的情况,需要再次给压缩机厂家提供我方建议的振动支架支撑位置,由厂家重新进行脉动计算,确认是否合适,如果不能通过脉动计算还需要调整工艺管道的走向,以便适应布置,再向压缩机厂家重新提交新的工艺管道单线图,因为我方和压缩机厂家不在一起办公,一来一去条件交接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对设计进度也造成不少的影响。5)西安分公司2013年一共有三个制氢项目在做详细设计,712#和100#项目
7、的转化炉炉管的应力计算都是由成迖工程公司来完成的,只有榆炼项目是西安分公司的管机专业独立完成的转化炉相关工艺管道的应力计算。虽然过程中也参考了另外两个项目的计算结果,但毕竟是通过自己的计算和经验完成最终的设计,对公司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6)由于施工队伍比较年轻、缺乏经验,聘用的监理单位北京吉星监理公司对其约束能力不足,有些施工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关不严格,甚至放任施工人员野蛮施工,直接导致装置部分施工环节质量低下。4设计成品文件5设计、施工安装和“三查四定”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5.1专业:布置(图纸错误)
8、纸名称:设备布置号:12002.0209.E311.02-01问题内容:0209-P501A/B、0209-PA501、0209-PA502设备基础和地梁相撞。解决方法:四台设备基础和地梁相撞部分用木板隔开再灌浆。未出变更单。经验教训:设计和校核人员工作不够细致。这也反映出布置专业和结构专业的沟通还不到位,专业间的会签还不够仔细。5.2专业:管道(施工误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