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临床疗效的分析

ID:27811491

大小:69.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临床疗效的分析_第1页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临床疗效的分析_第2页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临床疗效的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临床疗效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临床疗效的分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25200【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4月到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围手术期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214.42±33.57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2±41.46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49±2.11个,术后住院时间为12.91±1.45do80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牛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

2、2例,肺不张1例,伤口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很好的微创伤,临床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并发症;安全性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多数为非小细胞肺癌,随着我国现代化与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1]。在治疗中,以往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但是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能够以较小的创伤完成同等质量的手术,具有恢复快、疗效好、伤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3]o木文分析了我院釆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3、。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12年4月至!J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标准:术中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1JI1期,适应进行手术治疗;不伴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脏器转移;未经化疗、放疗及其他生物治疗;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会的批准。排除标准:肿瘤分期达到晚期及以上;肿瘤细胞发牛转移。其中另5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35±4.22岁;平均体重指数23.09±2.89kg/m2;病理分期:I期40例,II期30例,III期10例;病理类型:鳞癌43例,腺癌37例。1.2方

4、法:所有患者都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均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采用静脉注射与吸入复合全身麻醉。选择患侧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7、8肋间做1.5cm切口,可通过操作孔伸入手指对肺部病变进行触诊,以进一步获取病变信息。放置胸腔镜,置入内镜、海绵钳或切割缝合器,完成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循先处理静脉后动脉的肿瘤切除原则,支气管残端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切除的肺叶放入标本袋后由主操作孔或小切口移走。1.3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同吋观察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不张、伤口感染等。2结果2.

5、1围手术指标状况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手术吋间为214.42±33・57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2±41.46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49±2.11个,术后住院吋间为12.91±1.45do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80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1例,伤口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3讨论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发病率持续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不过早期进行根治切除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常规开胸行肺叶切

6、除术时,为暴露充分,其要求的手术切口比较大,不但要切断较多的胸壁肌肉,还需用撑开肋骨其至离断肋骨,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且具有术后并发症较多,恢复慢等缺点。当前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理念的成熟,微创肺叶切除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早期原发性肺癌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有利于咳嗽排痰,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恢复较快。本研究8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手术吋间为214.42±33.57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2±41.46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49±2.11个,术后住

7、院时间为12.91±1.45d。同吋微创治疗患者可以更早地拔除胸引管,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了引流管对肋间神经和膈肌等的刺激,有利于咳嗽排痰,减少呼吸相关并发症⑷。本研究显示80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1例,伤口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术中出血常发生在处理肺门血管的吋候,只需压迫出血点然后结扎近端血管即可使岀血得到控制;同时置入胸腔镜造成的胸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临床疗效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临床疗效的分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25200【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4月到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围手术期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214.42±33.57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2±41.46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49±2.11个,术后住院时间为12.91±1.45do80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牛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

2、2例,肺不张1例,伤口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很好的微创伤,临床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并发症;安全性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多数为非小细胞肺癌,随着我国现代化与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1]。在治疗中,以往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但是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能够以较小的创伤完成同等质量的手术,具有恢复快、疗效好、伤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3]o木文分析了我院釆用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3、。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12年4月至!J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标准:术中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1JI1期,适应进行手术治疗;不伴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脏器转移;未经化疗、放疗及其他生物治疗;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会的批准。排除标准:肿瘤分期达到晚期及以上;肿瘤细胞发牛转移。其中另5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35±4.22岁;平均体重指数23.09±2.89kg/m2;病理分期:I期40例,II期30例,III期10例;病理类型:鳞癌43例,腺癌37例。1.2方

4、法:所有患者都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均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采用静脉注射与吸入复合全身麻醉。选择患侧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7、8肋间做1.5cm切口,可通过操作孔伸入手指对肺部病变进行触诊,以进一步获取病变信息。放置胸腔镜,置入内镜、海绵钳或切割缝合器,完成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循先处理静脉后动脉的肿瘤切除原则,支气管残端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切除的肺叶放入标本袋后由主操作孔或小切口移走。1.3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同吋观察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不张、伤口感染等。2结果2.

5、1围手术指标状况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手术吋间为214.42±33・57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2±41.46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49±2.11个,术后住院吋间为12.91±1.45do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80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1例,伤口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3讨论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发病率持续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不过早期进行根治切除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常规开胸行肺叶切

6、除术时,为暴露充分,其要求的手术切口比较大,不但要切断较多的胸壁肌肉,还需用撑开肋骨其至离断肋骨,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大,且具有术后并发症较多,恢复慢等缺点。当前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理念的成熟,微创肺叶切除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早期原发性肺癌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有利于咳嗽排痰,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恢复较快。本研究8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手术吋间为214.42±33.57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2±41.46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49±2.11个,术后住

7、院时间为12.91±1.45d。同吋微创治疗患者可以更早地拔除胸引管,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了引流管对肋间神经和膈肌等的刺激,有利于咳嗽排痰,减少呼吸相关并发症⑷。本研究显示80例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1例,伤口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术中出血常发生在处理肺门血管的吋候,只需压迫出血点然后结扎近端血管即可使岀血得到控制;同时置入胸腔镜造成的胸壁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