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综合征综述

维甲酸综合征综述

ID:27803476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维甲酸综合征综述_第1页
维甲酸综合征综述_第2页
维甲酸综合征综述_第3页
维甲酸综合征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维甲酸综合征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clocytic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英细胞遗传学特征为t(15;17)染色体异位,该异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a(RARa)基因发生融合,表达PML-RARa融合蛋白,该融合基因是APL发病的分子基础和分子标志,这种异位导致粒细胞分化过程中受阻于早幼粒细胞阶段[1,2]。目前,针对初次诊断为APL的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all-transretinoicacid,ATRA)和蔥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可使90%左右

2、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5年生存率可达80%[3]。尽管维甲酸对治疗APL有很好的疗效,减少了细胞毒药物对细胞的破坏而诱发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从而降低了初治APL的早期病死率,对使大部分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但是一些患者在诱导治疗过程中出现分化综合征(differentiationsyndrome,DS),以前称Z为维甲酸综合征(rctionicacidsyndrome,RAS),这是一种潜在的风险性很人的副作用。以下就ATRA诱导治疗APL过程中DS的发病率、发病机制、预测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

3、疗及预防做简要介绍。1DS的发病率及病死率Tallman和DeBotton在各自的调查研究屮表明:初次诊断明确的APL患者予以ATRA诱导治疗过程中DS的发生率5%〜27%,病死率为5%〜29%,于ATRA诱导治疗的第1〜3天联合化疗,其发生率为6%〜15%,病死率为6%[4,5]。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中DS的发病率较以往有所下降,可能与对DS的充分认识及激素类药物的早期应用有关。2DS的发病机制目前关于分化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在临床观察屮我们发现DS并未出现在APL患者缓解后用ATRA秋或)ATO维持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在非APL患者接

4、受ATRA治疗的过程中,仅仅在初次诊断为APL患者接受ATRA和(或)ATO诱导治疗的过程中,这表明APL细胞在DS发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4-10]oAPL细胞上的细胞黏附分子CD15、CDlla及CDllb等可与内皮细胞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adhesionmoleculsl,ICAMJ)相互作用[4]。白细胞黏附受体CDllb是表达于屮性粒细胞表面的重要细胞黏附分子,在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1]。同时CDllb又是重要的细胞分化标志,在早幼粒细胞阶段为阴性[12]。随

5、着细胞的分化、成熟逐渐表达于细胞表面,如表达的速度过于同步化,则使大量表达黏附分子白血病细胞滞留于肺循环,导致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甚至ARDS[13]o徐娟等通过对初次诊断APL患者在服用ATRA诱导治疗过程屮对不同时间的骨髓细胞黏附分子表达进行动态监测,发现CD11b的大量表达于分化综合征有密切的关系[14]oVahdat等通过回顾性分析了所有接受维甲酸治疗4年的患者,共评估75项危险因素,发现CD13在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5]。ATRA因具有能使PML-RARa发生构型的改变、能调节CAMP-PKA信号传导通路激活转录并诱导分

6、化、能触发由caspase介导的PML-RARa溶解途径等作用而广泛应用于APL患者的诱导治疗屮。ATRA同时具有上调编码整合素的基因,促进APL细胞表面的黏附受体表达[16]o而整合素(白细胞黏附受体)可介导白细胞黏附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病灶内皮渗漏)及细胞外基质[16]oATRA在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现特定的趋化因子(CCL2和CXCL8)±调,致使APL细胞增加向肺泡上皮细胞的迁移,导致早期的肺部浸润[17,18]。地塞米松或屮和抗体与特定的趋化因子能抑制肺泡趋化因子的分泌从而减少APL细胞的迁移[17,18]。在这方而,Tsa

7、i等表明在体外ATRA对APL细胞刺激大大增加了白血病细胞对肺泡上皮细胞的浸润[17,18]。同时ATRA诱导分化的APL细胞分泌IL・1B、IL・6、IL・8、TNFa等血管活性细胞因子[16]o其中IL・10、IL・6、TNFa等造血生长因子促进白细胞活化。这些细胞因子可解释DS的部分临床表现(发热、突发性低血压、体质量增加或积液)[9,16]。1DS的预测因素国外的相关报道称DS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身体状况、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计数、循环中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平均纤维蛋白原浓度、PML/RARa异构体[bcrl(L),b

8、cr2(V),bcr3(s)]>在ATRA之前使用轻基麻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4,9]。国内报道称APL患者接受ATRA诱导治疗时WBC峰值>20X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