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01421
大小:47.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6
《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摘要:河北低平原区以中饲828和NTH1048饲用小黑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对其生长发育,饲用品质及产草量的影响,测定分析了不同生育天数内株高、干物质积累量、鲜干比、茎叶比、茎数、粗蛋白含量及二茬草的产草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饲用小黑麦的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粗蛋白产量的变化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鲜干比呈递增趋势,茎数、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鲜草产量、茎叶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得出
2、,饲用小黑麦1次刈割应在抽穗初期至抽穗期进行,且优于2次刈割产草量,如春季进行多次刈割时,每次刈割应在拔节期以前完成。关键词:饲用小黑麦;刈割时期;刈割次数;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S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2005706一年或越年生小黑麦(XTriticosecaleWittmack)是小麦(1¥讥让11111)和黑麦(Secale)属间远缘杂交,并通过染色体加倍人工合成的新物种。我国小黑麦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76年育成品种并推广,先后在西南、西北作为粮食种
3、植[1]。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小黑麦的优良特性突显,以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2,3],主要作为饲草应用于畜牧业,种植面积和适种区域也在不断扩大。畜牧业在河北省占据重要地位[4],但制约畜牧业乃至奶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是优质饲草的短缺,推广种植饲用小黑麦能够缓解这一问题,还能有效利用干旱瘠薄地、闲散废弃地、冬闲棉田,且不与粮棉争地,因此,发展饲用小黑麦对该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分别为中饲828和NTH1048,均由
4、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提供。1.2研究方法3讨论与结论(1)对饲用小黑麦的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变化的研究得出,饲用小黑麦随着生育进程的进行,表现出粗蛋白产量降低而干物质积累量递增的趋势,试验所得结果与李志坚等[13]、李源等[14]分别在研究中所得结果相符。不同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营养成分产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单位面积粗蛋白质产量大小是决定何时刈割的重要因素,因此,确定最佳刈割期可以获得较高的粗蛋白产量和饲草产量。(2)最佳刈割时期的确定对于以收获地上部营养体为目的的牧草来说尤为重要,其是决定饲草干
5、草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15],在饲草生育期内地上部营养物质最大产量刈割时最好[16,17]。饲用小黑麦最佳刈割期的研究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地区所采用的不同品种,刈割的利用目的等不同,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孙元枢[18]得出小黑麦开花期收获最佳;贾慎修[19]报道其最佳刈割期为孕穗、抽穗、开花和灌浆期;王增远等[10]得出扬花后7〜10d和灌浆中期分别为小黑麦青贮和生产干草的收割期。试验通过对饲用小黑麦生长发育及饲用品质动态变化规律及刈割时期和次数对产草量影响的研究表明,拔节期后随着生育天数的延长株高、
6、干物质积累量、粗蛋白产量的变化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鲜干比呈递增趋势,茎数、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鲜草产量、茎叶比随生育天数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得出,在河北低平原区饲用小黑麦1次刈割应在抽穗初期至抽穗期进行效果较好,虽然饲用小黑麦刈割后再生是可行的,但是1次刈割优于2次刈割,如根据生产实际春季需进行多次刈割时,每次刈割应在拔节期以前完成,否则二茬草不能长出,影响草产量。(1)试验选用的中饲828和NTH10482个品种,皆为国审
7、和生产中的主推品种,在河北低平原区种植与其他饲用小黑麦品种如:NTH1877,中饲237和NTH2179等进行比较[20,21],产草量表现相对较髙,茎叶比低,叶片较多,鲜草含水量大,苗期和萌芽期耐盐试验也显示[22],2个品种在耐盐性上表现较好。(1)河北低平原区饲用小黑麦10月中旬播种,第2年5月初即可进入抽穗期,正值刈割适期,因中饲828和NTH1048品种生育期都相对较晚[20],如生产中选用生育期较早的饲用小黑麦品种(NTH2597和NTH2179),抽穗期可提早到4月底,则可有效利用冬闲
8、田,与棉花进行轮作倒茬,不仅能解决早春饲草短缺的矛盾,还能增加冬春季节的地面覆盖度,改善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2)试验2次刈割,选择的刈割处理较少,没有在株高上确定出第2茬草的最适刈割期范围,在以后的研究中将加以完善,对饲用小黑麦早熟品种与棉花的复种技术,将在以后试验中作深入研究探讨。参考文献:[1]孙元枢,苏爱莲,ColphotoGetty.小黑麦人类创造的物种[J]・森林与人类,2010(1):62-67.[2]许庆芳•小黑麦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草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