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97576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三新申报审核表-王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项0编号‘三新”项目申请审核表项目名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珍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学科:医学影像申报部门:医学影像科申报曰期:2014-3-24池州市人民医院制简表项目名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起止时间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务/职称/学历单位名称签名王翔34男主治医生大学本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项S参加者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务/职称/学历单位名称签名钱彬52男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刘啸峰35男科秘书主
2、治医师在职研宄生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王术生33男主治医师大学本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章锦伟29男医师大学本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胡磊29男医师大学木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徐扬飞28男医师大学本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方阮26男医师大学本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钱勇26男医师大学本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王文娟27女医师大学本科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项目简介(含标点限300字)冠心病是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老年化人口增加,冠心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是关系到广大群众健康的大
3、事,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A),但属于又创检查,检查费用贵,患者有不适及并发症。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斉安全,简便无创,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泛,禁忌症较少。我院最新引进GE公司64排螺旋CT,配备专用高压注射器及AW4.5后处理工作站,软硬件能完全满足冠状动脉造影要求,通过对所有胸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及其狭窄的初步筛查,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立项依据国内外关于冠状动脉CTA的研究较多,亦己总结出丫丰富的经验和结论,其诊断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大医院开展已经较为普遍,
4、现已经逐步向市县级医院普及,我科由于软硬件设备具备,在此基础上申请此项技术,旨在填补我院的空白,同时总结出我们自己的技术方法以及技术参数,为来我院的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切实解决病人的痛苦。附参考文献:1.病例选择(含适应症和禁忌症)、主要技术关键和技术路线本项检查适用于所有胸痛筛查患者。适应症:冠心病诊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评价;冠心病手术前后的评价。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碘过敏者;妊娠妇女;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患者不能配合。主要技术关键:1.检查前准备:a.
5、询问病史,了解其基础心率,有无碘过敏史;b.心率控制:64排螺旋CT要求心率小于75次/分钟,一个稳定、较低的心率是扫描成功的关键,最佳心率控制在60-65次/分钟,振幅小于10次/分钟。基础心率大于75次/分钟的患者,需口服{3受体阻滞剂调整心率,本科室常用倍他乐克(使用时参考说明书);c.训练呼吸屏气,检查时需要患者屏气扫描,一般需屏气15秒,保证患者屏气耐受尚可,心率波动不大。2.上床平卧,接好心电监护仪。3.经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流速不低于5ml/s,先注射20ml行小剂景测试测定时间密度曲线,得出扫描吋段的延迟吋间,后注入
6、总量约50-60ml(按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约lml造影剂)的造影剂完成检查。4.应用心电门控采集图像数据,动脉期扫描,根据测定的延迟时间确定扫描启动时间,一般约为18s,一般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层厚0.625mm,螺距0.224:1,上界位于主动脉弓下,下界位于心脏下缘下方。5.图像后处理:会使用后处理工作站完成重建工作,把得到的容积扫描数据进行重建,重建时相最佳舒张中期(70%-75%R-R间期)或最佳收缩末期(35%-45%R-R间期),常用的重建方法有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容积再现(VR
7、)、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并进行冠状动脉血管分析。标准化三维后处理方案:a.心脏整体VR三维显示;b.冠状动脉树的VR三维显示;c.透视全心去血池的冠状动脉MIP显示;d.各支冠状动脉的CPR显示;e.各支观众动脉MPR显示并狭窄分析。2、0前已具备的基础包括设备及人员等。我科现有设备及人员能完全满足这样新技术要求基础设备:GELightSpeed64排螺旋CT机;高压注射器;GEAdvantageWorkstation4.5后处理工作站。申报此次新技术的医学影像科是医院重点扶持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科内承担全院
8、门急诊、住院病人以及池州市与周边地区病人的检查、诊断工作,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科内技术人员及诊断医师都经过GE工程师专业培训,扫描技术规范,参数选择合理,后处理技术娴熟,同吋借鉴前人总结的经验,相信能完全开展此项新技术。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