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27790505

大小:125.5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6

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棉花针织服装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棉花针织服装项目提出的背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强国,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而且未来仍将是保证强大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不能有丝毫动摇。可以说,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势头能否长期保持、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招。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发展愿景,

2、力争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如何既能保持中髙速增长,又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还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造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着眼解决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的指引未来10年乃至30年制造业发展的20字基本方针,必须一以贯之地执

3、行。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棉花针织服装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柳州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柳州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柳州,简称柳,又称壶城、龙城,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西南地区工业重镇、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也是中国内陆走向东盟的重要通道城市和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中国内陆与东盟双向往来的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

4、发战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柳州工业经济总量在广西的占比居全区各市之首,约占广西总工业的14,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形成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柳州虽为广西最大的生态工业城市,但却有着山清水秀地干净的赞誉。市区青山环绕,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水抱城流,描绘出'‘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景色。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中了广西80%的4A级以上的旅游风景区,与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

5、华石都”。柳州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圣地,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唱歌感动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鱼峰山脚下缭绕。壮族的歌、侗族的楼、苗族的舞、瑶族的节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柳州在2016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七,在2016中国最干净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五。2016年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在柳州举行。(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柳州某工业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5130.89平方米(折合约52.67亩),净用地面积35130.89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2.67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

6、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棉花针织服装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棉花针织服装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5.55%,建筑容积率1.2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26.55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k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涌来,全球制造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调整和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纷起应对,制订国家战略,以求在行将到来的变革中取得主动。美国于2011年颁布了

7、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以“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随后,又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的口号。德国提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英国制订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相继提出物联网和机器人战略,法国起草了《未来产业》规划,韩国则有“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等,无不是为促进本国制造业适应未来、赢得发展。中国制造业就规模和总量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在效益、效率、质量、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规模、速度的发展轨道转向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