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资料解读

初一历史资料解读

ID:27786451

大小:18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6

初一历史资料解读_第1页
初一历史资料解读_第2页
初一历史资料解读_第3页
初一历史资料解读_第4页
初一历史资料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资料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材料二: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1)跟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分别是什么?(4分)(2)材料二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4分)(3)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政见的权利,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学习哪家的思想,为什么?(2分).页脚....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请回答:(1)周是在哪一年灭商的?领导灭商的周王是谁?(2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在当时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3)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实行这种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诸侯要对周

3、王承担哪些义务?(2分).页脚....3.(12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

4、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分)(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评价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2分).页脚....4.“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2分)步骤一:走进

5、历史,了解“和谐”内容。(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2分)(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1分)(5)人与人的不和谐: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2分)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4分).页脚.

6、...5.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罗兹·墨菲《亚洲史》(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胡适(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2分)(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2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3)作为教育

7、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1分)(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2分).页脚....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www.xkb1.com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8、,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资治通鉴》(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2分)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1分)(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2分)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