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doc

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doc

ID:2777969

大小:4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7

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doc_第1页
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doc_第2页
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doc_第3页
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doc_第4页
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科学理论转化顽危罪犯的个案调查监狱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的刑罚执行机关,其中心工作就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在罪犯教育改造中,重点和难点是对顽固危险罪犯的教育改造。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以理服人,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是教育转化顽危罪犯的必经之路。笔者通过民警对一个顽危罪犯的成功转化,“解剖麻雀”,力求探索一些转化顽危罪犯的基本规律,以期对实践起到一些启示作用。一、罪犯基本情况某犯,男,现年36岁,湖北宣恩县人,小学文化程度,已婚,无政治宗教信仰,2000年9月因抢劫经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8年,

2、同年10月投入某监狱服刑。2004年经法院裁定减刑一年。该犯曾于1984年16岁时因故意伤害被判有期刑3年,1986年又因盗窃被判刑8年,服刑期间曾被减刑3年,1995年和一女青年结婚,次年生一女儿。家庭情况:该犯6岁丧父,其母58岁,在家务农,其姐38岁已出嫁,因少时玩劣与其他亲属均无往来。本人主要简历:16岁以前在家读书;16岁—19岁在少管所服刑;19岁—22岁在武汉打工;22岁—27岁因盗窃罪在监狱服刑;27岁—32岁在武汉打工32岁—今因抢劫罪在监狱服刑心理测评:D量表测试:表现为忧郁、对未来悲

3、观,对自己评价过低,缺乏信心。内心抵触,反叛意识强烈。动作缓慢不灵活,与人保持心理上的距离,性格偏内向。二、犯罪动因及现实表现分析世界观错位和犯罪惯性心理,表现在行为上的叛逆性。该犯认为人生都在追求幸福,只不过是方式、运气不同。在监内经常小偷小摸,不服管教。曾被禁闭一次,集训一次,批判多次。前途丧失信心的悲观心理,表现在行为上的放任性。该犯多次流露“我谁都不怕,大不了一死。”认为自己这辈子算完了,就是出狱也52岁了,妻子和小孩也不知下落。行为放任抵触,为所欲为。(三)文化程度低,生存能力差的自卑心理,表现

4、在行为上的不适应性。该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又没有什么技术与特长,劳动技能较弱,加之性格内向,与人语言交流少,封闭压抑,自卑心理严重。(四)归因客观的仇视心理,表现在行为上的对抗性。认为自己的犯罪是社会造成的,小时候家里就穷,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不偷不抢没法生活。与他犯发生矛盾时手段毒辣,不计后果。(五)抗拒劳动,不服管的教逆反心理,表现在改造中的危险性。该犯长期抗拒劳动,多次探听路线和地理方位。据耳目报告:该犯表示只要有机会就“走”,万一被击毙正好一了百了,什么时候想烦了就自我了断。存在极大的脱逃、自杀、

5、袭警和制造狱内大案的多重危险。三、运用科学理论促其转化的基本做法犯罪就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犯罪思想既是客观世界的产物,也是主观世界的产物,而科学理论则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锐利武器,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改造罪犯只有依靠科学理论,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实现消除犯罪思想,实现做一个守法公民的教育改造目的。心理学认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先天遗传、自然环境和社会教育这三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三大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作用。而教育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要根据罪犯能力的差异性来确定教育的

6、内容、方法和目标,趋利避害,有的放矢。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化一个顽危罪犯,就等于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消除了一个狱内隐患,清除了一个社会“定时炸弹”,意义十分重大。(一)确立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理念,运用社会科学理论消除对立情绪,达到沟通互动的目的。社会科学认为:人都存在着情感,是可以沟通的,沟通的基础是人格上的平等,存在价值的认同和对其合理部分的肯定。人是社会的产物,罪犯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思维和价值取向。该犯由于存在着对社会的抵触和对民警的对立,这种情绪如果不消除,任何教育都难以渗透进去

7、。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者决不该跟学生对立,一对立就没有教育可言。而监狱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教育改造这些头脑充满邪念,行为充满恶习,心理充满仇视,人格充满堕落的犯罪之人,担负着“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神圣职责。不能因为罪犯抗拒改造而放弃对他的改造,正相反,正因为他抗拒改造,说明他迫切需要得到改造。初级目标:愿意接受民警沟通。方法要点:运用倾听法提示他谈家庭,谈社会经历,并表示出必要的同情和关心。愿意倾诉是沟通的开始,这一阶段不宜对其错误观点做过多的批评,要认识事物发展的过程。效果:经过几次交

8、谈,该犯基本上谈到如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同时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情绪有所缓解。中级目标:愿意和民警沟通。方法要点:换位思考互谈。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则,分析其第二次判刑后间隔五年,犯罪虽然主要是主观因素,但也有一些客观因素。而且第二次判刑时还减了三年刑,说明有改好的可能性,表达出一种关爱之情而不是厌恶之感。相互交流,达到情感上的互动。同时安排其他表现比较好的同犯和他多沟通交流。罪犯和民警所处的地位不同,只要动之以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