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50758
大小:56.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效应尹天龙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二小学136507摘要木文创新了学校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新策略,以“五以”为理念,全面实施“三教三线三方”联动的新模式,找准了切入点。促进了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和谐育人优质高效快速发展。关键词学校德育方法途径策略模式创建成功学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基木保证。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先进的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实施多元智慧办学,全面培养学牛,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一、科学决策,树立“五以”办学理念“五以”即:以德育为首,以科研兴校为先导,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学牛发展为中心,以“
2、四个一流”为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坚持“五以”办学的过程,即是一个学习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探索过程,在教育管理服务育人工作中,坚持以科研促教研,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对新课程改革、学校的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理念为基础,先论证考核,然后实施操作,以减少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坚持全员参与、全面开展。几年年,我校共承担国家省市教育科研课题23项,人员参与率100%,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工作的活力、动力、生命力。学校坚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打破了“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直观具体、图声并茂的感知材料,调动学牛
3、多种感官共同作用,如:我们自筹资金在全区率先装备多媒体电教室、中国卫星远程教育数字化互动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育人培养学牛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扩大师生的感知空间,便捷师牛获得各种知识的途径,为适应师牛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及现代少年儿童的特点,侶导育人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中心,发扬个性,尊重差异,情感育人,全面发展。学校以“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为既定的发展目标。实践证明“五以”的办学思想,强有力地推进了我们育人服务的整体发展,已成为公认的办学理念,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
4、、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我校办成远近闻名的示范学校。二、坚持改革创新,把管理策略落到实处在新课改实施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育管理,服务育人模式,讲求实效,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使创新的教育管理生成丰富而个性化的策略。1、基础课程、校本、活动三教联动,促进基础教育按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健康发展。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之所以强烈呼唤要构建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校本教育、活动体验教育的新模式,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为核心。为此,我们管理服务工作者,要赋予多元的角色,服务于学生,将基础教育课堂、校本课程
5、、活动课程的科学比例设置,以基础教育课程为主,校本教育课程为辅助,将各种活动贯穿于整体工作之中,采用分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动、互动,自主寻找机会去经历、体验、感悟。教学活动以情感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优化教学过程。要求教师:精心把握教材,尽心研究教法,用心锻炼语言,细心构思资料,专心学生理论,热心辅导学生,教学抓住重点、难点、知识点、训练点。达到:导入新课情感化,探索知识主动化,组织讨论经常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知识要点网络化,练习设计层次化。创设学生为主体的系列化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脑设计,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给他们展示个性特长的空间和舞台,使实践活
6、动具有层次性、系列性。艺术素质无论是对人的智力、潜能开发,还是各种能力的形成,尤其是气质的形式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创设了艺术团、百人合唱队、百人秧歌队、乐器演奏队,这些兴趣特长队的普及性团体训练,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把美育渗透到校园每一个角落,把艺术教育洒向每一位学生。女口:我们的美术摄影作品,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之星大赛有45名学生分别荣获一二等奖,有26名学生荣获四平市科技艺术大赛一等奖,一名学生的体验作文荣获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三等奖,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模式,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学校管理特色、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校,被市政府命名为甲类一级学校、文明单位。2、行政、教
7、研、科研三线联动,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经历了一个以加强活动课程,开发艺术课程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正在从课程结构比例的调整向全面提高各类课程教学质量转移,从单一模式向多元智慧的教学手段转轨。只有凝聚行政人员、广大教师和教研、科研专职人员的力量,使行政管理工作、教研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三线联动,相互配合,才能有更大的突破,达到优化教学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三线联动突岀四个中心,即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为中心,教育科研以服务教学为中心,课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