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42495
大小:20.0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5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六章 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 【学习目标】 . 通过活动与实验探究,认识溶解的现象,知道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 2. 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 通过探究影响物质溶解的可能因素等实验,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溶液溶解的现象。 【学习难点】溶液的特征的微观理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2、 、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纯净物是由______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是由______种物质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种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2、 高锰酸钾溶液呈______色,硫酸铜溶液呈______色,硫酸亚铁溶液呈现______色 氯化铁溶液呈 色,氯化钠溶液呈 色,碘酒溶液呈 色 【新知导学】
3、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请把你所知道的填写到下表中 实 例 应 用 洗衣粉分散到水中 洗涤衣服 2、物质以______或______的形式______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3、在溶解过程中,除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外,还伴随着______的变化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
4、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3、 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其阳离子为cu2+ 阴离子为So42-,下列物质也是由离子构成的,试写出其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物质名称 氯化钠 硝酸银 氯化铁 硫酸亚铁 氢氧化钙 阳离子 阴离子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物质在水中分散 实验1:取少量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泥土和食用油,分别放入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并放到试管架上静置,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①味精加入水中,振荡 ②食盐加入水中,振荡 ③蔗糖加入水中,振荡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
5、##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④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 ⑤粉笔灰加入水中,振荡 小组合作: 、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消失的原因吗? 2、食用油和粉笔灰能溶解在水中吗?为什么? 3、你认为以上物质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体系可以怎样分类?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完成下表明白其中的道理。 实验序号 分散微粒 特征 共同点 4、 你看到或用到过哪些溶液?联系生活实例
6、,谈谈溶液的用途 活动二、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 学生先独立思考,写出自己方案,小组交流并发言 实验一 实验二 2 3 知道设计对比实验对探究相似问题的重要性。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总结: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 活动三、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设计实验:现有试管、玻璃棒、温度计,探究NaoH、Nacl、NH
7、4No3三种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t的变化 注意 水 / 固体用量:约一药匙, 水的体积:约15ml。 溶解硝酸铵 溶解氯化钠 溶解氢氧化钠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如何将一大块冰糖,平均分给全班的每位同学?你有哪些方法? 设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想三: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