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思想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思想

ID:27715317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思想_第1页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思想_第2页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公馆中学熊梅凤【摘要】保护坏境人人有责,我们生物老师也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我们生物老师不仅要在日常牛活中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还要对学牛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高中生物;渗透环境;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

2、G733.43【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163-0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保障,然而当今社会的牛态环境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部分地区的牛态环境己有明显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人为等原因,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保护坏境人人有责,我们生物老师不仅要在日常牛活中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还要对学牛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那么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呢?一、强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生物资源现状我们要培养学牛的环境保护意识,首

3、先要让他们了解我国牛物资源的现状。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作为一个资源大国,值得我们自豪。但人口众多这基木国情,使我国按人均标准衡量,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乂是一个资源“小国”。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垂人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

4、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由此可见,生物资源急待保护和发展,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我们可以用这种危机感来激发学生,刺激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二、联系教材,赋予现实丰富的环境科学知识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我们高中生物老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注垂挖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生物课环境保护教育最好的时机。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上,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教育。在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许多

5、章节都涉及到环境保护的知识。如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生物农药的开发对减少化学农药产生的污染有着积极的意义,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对捕鱼期、禁渔期的规定有指导意义,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意义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特别是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吋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6、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起点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既丰富了生物学教学的内容,又使环境教育渗透于其内,寓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环境。三、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学生一般都非常关心自己身边的事,特别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出发,呈现一些基本的事实,帮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平时多收集有关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具体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大量的事实及事例中学会分析问题,抓住问

7、题的主要矛盾。现实中的生态问题非常多,如全球范围内,土壤沙化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大量灭绝、水质严重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现象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结合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现实问题创设情境,与课堂知识融为一体,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同吋,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态问题,教师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利用直观生动的乡土现实,最好引用一些量化指标来增强说服力,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想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灵当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

8、活动,以强化环保意识。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兴趣小组的活动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