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ID:27715213

大小:9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_第1页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_第2页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_第3页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_第4页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16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教育专业培养心理健康,尊重与关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与心理健康理念,掌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和和研究能力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其他有关教育工作者。基本要求如下:(一)掌握马克思想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内容,热爱教育教育事业,勇于改革和开拓,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

2、质和文化素养。(二)掌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与发展现状。(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与方法,具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开展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实践能力,基本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能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工作。(五)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与专业资料。(七)身心健康。二、培养方式1、在职兼读,主要

3、是利用寒、暑假集中到校学习或根据需要集中脱产学习。2、导师个人负责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学员学位论文方面的指导作用,发挥学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入学第二学期,确定指导教师。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育硕士课程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要求修读课程不少于34学分,研究性专业实践2学分,共36学分。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

4、总学时授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学位课程政治理论3541考试外语(含专业外语)3701考试教育学原理3541考试教育心理学3541考试心理学研究方法3542考试专业必修    课程心理测量与评估3542考试青少年心理咨询3542考试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3542考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543考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习2363考试选修课程中小学团体辅导2363考查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与危机干预2363考查中小学生学习辅导1183考查研究性专业实践(含时间、内容、形式、学分)时间:3-4学期;内容:完成两篇教

5、育(心理)实践调查报告;形式:在导师协助之下,由研究生在任职工作单位工作期间按要求完成;考核方式:指导教师小组提出考核意见,并做出考核等级评定;学分: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五、学位论文工作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应密切结合基础教育及其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我国基础教育心理的实际需求,在查阅本专业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题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做论文的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如下:(1)从第二学年度开始,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开始着手准备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进行必要的实际调查和文献检索,在导师的指导下,基本确定研究的题目

6、。论文的主题可以是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专题研究,也可以是是关于基础教育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典型诊断报告或者典型案例分析。(2)在确定选题以后,在开题报告之前,完成对选题初步的研究规划、有关步骤和方法,并在第四学期的开题论证会上加以报告,听取有关意见后,最终确定论文选题。(3)在开题报告后,应拟订出详细的研究方案,按课题和设计要求,在导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4)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研究生必须对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报告,并撰写出学位论文。经导师审查同意后才可申

7、请论文答辩。(5)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至少应该保证一年时间,学员应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到校集中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六、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七、课程简介(一)专业必修课程心理测量与评估内容介绍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测量和评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现代的心理测量和评估观念和态度,提供必要的测量评估机会和实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用量表作为工具的测量,对个体的行为加以数量的描述,也包括对

8、个体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做出诊断、评估,为个体行为提供有效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并根据心理测验或其他方法所搜集的资料、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些资料、信息作价值判断的过程。即对个体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评价。主要参考书目1.戴海崎等著.心理与教育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2.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张敏强著.教育与心理统计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董奇著.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