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ID:27713568

大小:59.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_第1页
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_第2页
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_第3页
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_第4页
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低碳城市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摘要】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当今城市发展坚持的“低碳”战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在建筑科学方面的价值在“低碳”战略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进行总结,反映出古建筑、古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在其历史使用过程中利用自然牛态系统、建筑结构、街区朝向等最基础的建筑技术来达到城市节能的目的。【关键词】低碳;自然牛态系统;低耗能;保护与发展1、前言1.1发展牛态建筑、研究建筑节能新技术近年来,中国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节能技术综合普及率仍然比较低。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将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加快

2、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努力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大力培育绿色建筑产业。1.2以史为鉴,探索古建筑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科学技术俞孔坚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谈到,新能源、新技术固然是要发展和探索,但是“绿色新技术不一定就是高技术,更要回归祖先留下的低技术”。我国的历史城市不单是向游人展示古代文化、建筑特征,而且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面后视镜,以古为鉴,探索前人在建筑寿命、建筑节能、减排方面有益于我们的建筑科学技术,进一步延伸古城保护的现实意义,使古城保护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同样还要探索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古城保护的绿色技术、绿色材料,在研究提高古城内居民

3、的牛活设施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探索低能耗的新技术。2、回归历史名城浅探节能“低碳”传统技术2.1污染处理,古城传统自然牛态净化系统现代社会总是过度依赖人工基础设施来调节城市牛态环境,来解决我们的日常牛活,包括交通、排水等等。其实,水体能自己净化,植物能自己生长,绿色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氧气,梧桐树能吸附尘土古城水系就是经过水体的自我过滤和沉淀来达到水的自净,到黎明又开始重新为人类供应干净的水源,不用利用其他设施来做这项工作,世界文化遗产安徽宏村里的人们保护了其村落水系水圳的完好,依靠水体自净能力,来获得每天的必需水源。祖先让自然系统自然做工,维护自然的完整性和它的功能

4、。目前我们如果人的活动及其排放的碳、垃圾、污水,能够通过自然系统解决,我们离低碳目标就不远了。2.2古建筑遗产寿命长中国抗震研究专家在研究了现存的许多古代建筑物后认为,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祠堂、大会馆、衙门、王府、宫廷、苑囿等等,在讲求建筑的坚固与宏伟方面,有效的抗震技术使它们虽屡遭地震等多种自然因素的破坏仍能昂然屹立。这些古建筑无论在平面、空间结构或在局部构造上均有整体刚度,同吋在强烈地震发生吋各个部位又能“松动”、“错动”,使建筑物产生“松而不垮”的柔性,所以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具有“刚柔结合”、在地震吋又能“以柔克刚”的特点。2.3古建筑耗能低建筑物能否通过自身构造采光通

5、风保暖是建筑物是否节能的基本指标。我国的古近代的建筑采光通风与节能都能很好的通过构造加以解决。像漳州气温偏高,古城内建筑物多朝向以南偏东为理想,可避免西晒问题。同吋还有好几种传统遮阳手法,例如漳州古城内利用城市街道两旁种植芒果等四季长青树来形成绿化带,既美化环境又达到遮阳效果;还有例如济南老城利用外墙面种植攀藤进行垂直绿化,在阳台种花等都是既美化了环境又遮挡了阳光;河南窑洞式建筑采暖或制冷都比普通房屋要省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费用,而且防火又好。中国土楼所有房间的采光通风问题不是靠土楼上面三层外墙上开的小窗,所有房间的采光通风主要是靠土楼内部围合的庭院人天井来解决日照、采光、通风问

6、题。这不单是起到节能作用,也是祖先到现在为止留给我们如此众多各具特色的地方传统建筑的原因。2.4古城“碳汇”作用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在“拯救地球”的呼声日盛之际,现代木结构建筑因其独有的“碳汇”作用和优异的节能性能,而备受关注。根据木材本身的难导热性以及木结构墙体特有的结构,在冬季北方寒冷地区保温性能尤其突出。我国古建筑特色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地方性建筑般适合当地气候冬暖夏凉,虽然我国存在木结构技术与我国古代脱节的现象,但是研究古城中建筑的“碳汇”作用,也会

7、有发现的。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处寒冷地带,盛行的是井干式木结构搭建的木屋,不单是取材的便利,更重要的应该是其在寒冷地带能够满足人类的保暖的需求,才会被采用。古城内的空气比较现代城区要清新、凉爽,少了当代城市的“热岛效应”,古城“碳汇”作用研究的前期定性研究就能证明有很大的潜力。2.5古城功能混合布局紧凑根据很多古城的规划资料可以看出,前人的规划思想非常很超前而且自始至终一直在默默遵守一条规划原则:高密度布局,混合功能分布,居民就近工作和生活。我国的传统古城在当吋代的都是遵循低碳的城市空间格局,土地空间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