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周末培优每日一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周末培优每日一题

ID:27709891

大小:49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周末培优每日一题_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周末培优每日一题_第2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周末培优每日一题_第3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周末培优每日一题_第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周末培优每日一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周末培优每日一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周末培优【突破1】多种史观看待古代中国经济1.以文明史观把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变化。3.以文明史观分析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限制。(2)交易物品的变化:先以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

2、市场。(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一般等价物——贝、铜钱等货币。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突破2】全面认识租佃关系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2.过程(1)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2)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3)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主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4)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

3、发展。(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4.影响(1)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2)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突破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1.先秦的商业(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

4、人,如商人祖师范蠡和后来成为秦相的吕不韦等。(2)战国时期,由于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重农抑商思想兴起。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该政策在战国时期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3)对外贸易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3.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并举,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水路商运和陆路商运十分发达;草市作用已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唐朝后期,夜市比较繁荣。4.宋元时期宋朝时期城市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

5、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海外贸易发达。5.明清商业的兴盛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夫漳、泉之通番也,其素所有事也,而今乃及福清。闽人之下海也,其素所习闻也,而今乃及宁波。宁波通番,于今创见。又转而及于杭州。杭之置货便于福,而宁之下海便于漳。以数十之货,得数百金而归,以百金之船,卖千金而返,此风一倡,闻

6、腥逐膻,将通浙之人,弃农而学商,弃故都而入海。”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A.漳州等地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B.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C.明朝政府官员纵容走私行为D.江浙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

7、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摘编自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

8、(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