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06297
大小:13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5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项目规划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项目规划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项目背景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基于对全球资源的巨大依赖和提升未来制造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还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青山碧水的盼望和要求,推进绿色制造都到了紧迫关口。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坚持结构优化。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全过程。虽然我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
2、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加快构建高端引领、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作为中心任务,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上饶某某有限公司。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上饶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上饶,古称
3、饶州、信州,为江西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纬27°48'〜29e42',东经116°13'〜118°29'之间,属内陆区域。上饶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全境东西宽210千米,南北长194千米。土地总面积22791平方千米,山地面积2342平方千米,丘陵区面积14436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6013平方千米,分别占上饶市总面积的10.27%、63.34%和26.39%。上饶先后被评为“
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浙商投资城市”、“中国最佳粵商投资城市”、“中国最佳闽商投资城市”、“江西省区域发展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6年1月,江西省两会上,上饶被定位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赣浙闽皖四省交界高铁枢纽城市、江西融入长三角对接海西的桥头堡、生态宜居示范城市和国内外有影响的旅游目的地。2016年9月,上饶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上饶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42047.68
5、平方米(折合约63.04亩),净用地面积42047.68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63.04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2.38%,建筑容积率1.1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1.55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项目建设必
6、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客观地讲,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未摆脱规模拉动的路径依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尚不够顺畅。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三方面,相较美、德、日等制造强国仍有巨大提升空间,特别是质量效益,未来应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突破方向。显而易见,《中国制造2025》实施和推进所取得的成效,是中国制造企业在各方的支持下奋发图强的结果,是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而积极吸纳、融入各类高新技术的结果,是多年技术创新积累而发力的结果,是在开放的环境下与国外相关企业开展平等互利双赢的合作的结果。一些国外组织对《中国制造20
7、25》的认识,不乏臆测和推断,其逻辑和推理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结论自然是片面的、双重标准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华301调查报告,多处提到《中国制造2025》,但遗憾的是调查报告充斥了违背事实的推理,与《中国制造2025》的主张和部署不符。这一调查报告置世贸组织原则于不顾,单边主义发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1300个单独关税项目产品,包括航空航天、信息通讯、机械产品在内,加征25%的从价税。这一行动,固然对清单所列这些产品在美的竞争力有所影响,特别是对生产这些机械产品的中国企业,可能带来竞争力削弱、订单减少、经营困难。但中国的回应,对
8、美国相应的产业带来的影响或许更甚。(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展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一是增强制度内生增长机制的建设,在政策倾斜扶持,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配置优先,夯实竞争的基础。二是更加重视从需求端拉动产业发展,综合并用各类手段培育新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