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

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

ID:27698968

大小:525.01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2-03

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_第1页
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_第2页
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_第3页
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_第4页
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4.1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和供水方式4.2热水的加热设备4.3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管材4.4加热设备的计算4.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4.6饮水供应特点:水加热系统温度变化--使管道变形—管道补偿--水体积变化—膨胀管/罐--排气保持水温--循环热水:热媒系统供水系统附件膨胀管热水管网应装设止回阀的管段: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锅炉--热媒管--水加热器--冷凝水管--冷凝水池--冷凝水循环泵--锅炉(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3)附件:第一循环

2、系统--减压阀、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安全阀(闭式)第二循环系统--膨胀管(开式)/膨胀罐(闭式)、管道补偿器、自动排气阀(上行下给式)4.1.1系统组成4.1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和供水方式(1)按管网压力工况的特点:开式热水供水方式(水箱+膨胀管或开式加热器)闭式热水供水方式(设安全阀、膨胀罐,不设屋顶水箱时)4.1.2供水方式(2)热水加热方式:直接加热(加热冷水、蒸汽混合)间接加热(热水或蒸汽)(3)循环管网设置方式: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4)循环动力:机械强制循环方式、自然循环方式(5)干管布置方式: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4.2.1锅炉、太阳能集热器4.2.2水加热器容积式水加

3、热器快速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加热水箱4.2热水的加热设备干线的直线段应设置足够的伸缩器(变形量1mm/m,水平50m,立管30m)立管与横管连接应采用乙字弯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下行上给式热水配水系统,应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其回水立管应在最高配水点以下0.5m与配水立管连接热水横管的坡度不应小于0.003,以便放气和泄水热水管穿过建筑物顶棚、楼板、墙壁和基础处,应加套管热水管道一般为明设冷热供水系统在配水点处应有相同的水压4.3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管材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管道转弯处可作为伸缩器;排气的作用:防止气阻和腐蚀;0.5m

4、:施工方便和最上用水点少排冷水热水管网应装设止回阀的管段: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管材:管径<=15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宾馆、高级住宅、别墅等宜采用铜管、聚丁稀管或铝塑复合管根据热水量和水温计算确定热源加热设备4.4.1热水量(1)根据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乘以小时变化系数)(2)根据卫生器具热水小时定额计算(需统一水温)4.4.2水温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或冷水计算温度表热水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表4.4加热设备的计算4.4.3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4.4.4热媒耗量计算(1)蒸汽直接加热(2)蒸汽间接加热(3)热水

5、间接加热4.4.5加热及贮存设备计算(1)加热设备的加热面积(2)热水贮水器容积(3)锅炉选择计算Q-设计小时耗热量;Qr-设计小时热水量;CB-水的比热;tr-热水温度;tL-冷水温度4.5.1第一循环管网(1)热媒为热水:计算热媒流量,按流速≤1.2m/s、水力坡降5~10mm/m,查表热媒管自然循环压力值:Hzr=10△h(ρ1-ρ2)4.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2)热媒为蒸汽:计算热媒流量,按允许流速查表4.5.2第二循环管网(1)配水管网计算设计秒流量(同冷水)按流速0.8~1.5m/s(管径≤25mm,0.6~0.8m/s),查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5~

6、30%计(2)回水管网比相应位置的配水管网管径小1级,并不小于20mm(3)循环水泵4.6.1供水方式(1)集中制备容器取水管道配水:设循环管道4.6饮水供应(2)分散设置热水器饮水管道应采用铜管、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聚丁稀管4.6.2饮用水用量饮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4.6.3冷饮水供应设循环管道冷饮水及循环回水均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