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

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

ID:27685786

大小:69.1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3

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_第1页
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_第2页
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_第3页
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_第4页
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X铁路建设精神报告各位领导:上午好!我是XX公司的测量工、高级技师XX。作为XX铁路建设的参与者,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中纪委驻国资委纪检组的党日活动,向各位领导汇报中国XXXX铁路建设精神。在“世界第三极”修建XX铁路,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也是中国铁路建设者的神圣使命。然而,XX铁路建设条件之苦、难度之大、要求之高,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许多外国专家断言:“铁路不可能修到拉萨去。”但中国XX人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2001年6月29日,XX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典礼在中国XX南山口

2、铺架基地和造耳峰隧道同时进行,XX铁路二期工程拉开序幕。面对艰险的环境、艰苦的条件、艰巨的任务,中国XX—局在南山口铺架基地的大墙上,打出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商追求更局!”的标语。此后,这句响壳的口号,成为激励广大建设者征战雪域高原、建设人间天路的精神旗帜。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中国XX人靠聪明智慧攻克了世界性难题,靠满腔热血铸就了新的钢铁长城,靠忠诚信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海拔。XX铁路建设精神充分展示了广大建设者“艰苦不怕吃苦”的伟大品格。XX高原千里冰封,人迹罕至。当地有句话“到

3、了昆仑山,如进鬼门关;过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了风火山,三魂快归天。”由于高原反应,大家喘不上气,睡不着觉,煮不熟饭,也吃不下饭,即使普通感冒也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甚至危及生命。然而中国XX人视困难为考验,视挑战为机遇,越是艰险越向前!作为中国铁路建设主力军,中国XX担当起“开路先锋”的大任。全公司组织6万建设大军和大批机械设备,从格尔木,经纳赤台,上昆仑山,穿可可西里,翻五道梁,跨沱沱河,越唐古拉,贯藏北草原,直抵拉萨,全线打响XX铁路建设攻坚战。XX四局工地医院护士长丁太环是最早上XX线的。在筹建海拔475

4、0米的雁石坪工地医院中,由于条件所限,作为女同志,她只能和6名男同志同吃同住。既要克服自身的高原反应,又要护理反应严重的同事,还要夜以继日地筹建医院,两次因劳累过度而晕倒。在她的带领下,仅用17天就建成了这个“世界最高的医院”。她常说,“作为医护人员,我更清楚什么叫生命禁区,更知道生命是多么脆弱,又是多么顽强!"XX建工集团XX指挥长段永传,在拉萨火车站建设中,他和工程技术人员每天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测量仪,连续两个月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观测拉萨河水文地质,保证了拉萨站顺利开工。一次交通事故,他的颈椎错位、胸椎骨折,医生

5、让他回北京治疗。段永传坚决地说:“我是指挥长,瘫了也要盯在工地!”在他的带领下,广大职工日夜奋战,出色完成拉萨站建设任务。10个月中,人均瘦了20多斤。竣工时,段永传激动地说,拉萨站的按期建成,是我们6000多兄弟12万斤肉换来的呀!上了XX线,就要做贡献。在这里有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的指挥长,也有顶风冒雪、顽强拼搏的一线工人;有强忍病痛、坚守岗位的工程师,也有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技术员;有只能尽忠、不能尽孝的儿子,也有牵肠挂肚、思念幼子的年轻母亲。然而,中国XX人更有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豪迈斗志。XX四局党工委书记

6、于耀辉创作了“白天劳累,扯块白云擦把汗;夜晚孤寂,摘颗星星点盏灯”、“无花无草无怨悔,有苦有乐有豪情”等对联,充分表达了广大员工“艰苦不怕吃苦”的伟大品格。XX铁路建设精神充分展示了广大建设者“缺氧不缺精神”的崇高境界。XX高原含氧量仅为平原的一半。在这里,打火机打不着火,面条要用高压锅煮。人即使不动,心脏负担也相当于在平原背着几十斤的东西爬坡。如果没有“缺氧不缺精神”的崇高境界,别说建设XX铁路,就连一天也待不下去。而中国XX人却在这里坚守、奋斗了半个世纪。1961年初,中国XX西北科学研宄院就在海拔4780米的

7、风火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年值守的高原冻土观测站,对多年冻土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和研宄。中国XX四代人、半个世纪,默默奉献,矢志不渝,测取了1200多万个高原冻土区气象和地温数据,用青春乃至生命凝结成29项重大科研成果,为破解多年冻土难题、建设XX铁路提供了科学依据。直到现在,他们仍然坚守在风火山上,不间断地观测冻土、气象和路基变化,为XX铁路运行提供持续保障。稍后,我们另外一位同志将专门向各位领导汇报风火山观测站的事迹,我就不再过多介绍了。在XX铁路施工中,机械设备因为缺氧不能正常运转,功率也

8、大幅下降。我们就采取补氧增压等措施进行改造。机器尚且如此,人就更不用说了。为克服高原缺氧,指挥部每隔50公里设置一座制氧站,在隧道施工和员工宿舍采取弥漫式供氧和点对点供氧。在拼抢昆仑山隧道口施工中,工班长张鹏带领大家,背着氧气罐,一边吸氧一边工作,轮班倒、连轴转,不间断施工。这种坚守信念、无私奉献,挑战极限、拼搏进取的英雄壮举,在H线上不胜枚举。XX铁路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