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27677096

大小:136.1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5

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造纤维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人造纤维项目背景表征制造强国的一些指标,如单位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发明专利授权量、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制造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指数),2016年与2012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国近年来高度重视制造业研发创新,2015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为2.01%,近五年来首次超过2%。在推进智能制造中,一批试点示范企业通过实施制造智能化,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耗降低10%,充分显示了这些企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

2、潮中勇立潮头的精神。同时,这些企业还带动了尚处在工业2.0和工业3.0阶段的制造企业。应该指出,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不论国有、民营抑或内资、外资,都积极参与其中。不少在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自动化业务因此而有大幅增长国外品牌的智能制造装备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也是有目共睹。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16年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市场销量42963台,同比增长25.2%,与上年度相比,增速加快19.1个百分点。平面多关节(SCARA)机器人销售9553台,同比增长51.9%。两者在中国市场的占比分别为78.5%和88.7%o与其说是企业的性质

3、或是《中国制造2025》的指向性而影响其市场准入,不如说是企业的实力与服务水平影响其在中国的市场状况。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人造纤维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丽江某某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丽江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海拔高度为2418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

4、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4476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廩,“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廩集散之地。(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丽江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41153

5、.90平方米(折合约61.70亩),净用地面积41153.9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61.70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人造纤维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人造纤维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0.63%,建筑容积率1.5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18.77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U!、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兼顾

6、处理好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政策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或“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立足点仅仅局限于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新生力量,还必须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本身就会催化和孵化出一大批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例如,青岛红领制衣基于工业4.0理念打造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就使得传统服装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人才兴业。人才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资源。要针对束缚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人才发展政策和体制创新,保障人才以

7、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全面激发人才创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加大力度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三)经济新常态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求生态”“盼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群众生活质量,甚至影响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的民生需求,更是调整

8、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乎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