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63809
大小:1.91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2-03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17.1反馈的基本概念17.2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17.3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本章要求:1.能判别电子电路中的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以及负反馈的四种类型;2.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3.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4.了解RC振荡电路和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RB1RCC1C2RB2RERL+++UCCuiuo++––17.1.1负反馈与正反馈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电路引回到输入端。17.1反馈的基本概念esRB+UC
2、CC1C2RERLui+–uo+–+++–RS通过RE将输出电流反馈到输入通过RE将输出电压反馈到输入(b)带反馈(a)不带反馈A电子电路方框图+–A—净输入信号—反馈信号—输出信号净输入信号:F反馈电路比较环节—输入信号基本放大电路若三者同相,则Xd=Xi-Xf,即XdXi,即反馈信号起了增强净输入信号的作用则为正反馈。17.1.2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利用瞬时极性法判别负反馈与正反馈的步骤:2.若电路中某点的瞬时电位高于参考点(对交流为电压的正半周),则该点电位的瞬
3、时极性为正(用表示);反之为负(用表示)。-4.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输入端(或同一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反时,净输入电压减小,为负反馈;反之,极性相同为正反馈。3.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不同输入端(或两个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同时,净输入电压减小,为负反馈;反之,极性相反为正反馈。1.设接“地”参考点的电位为零。+–uf+–ud设输入电压ui为正,差值电压ud=ui–uf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uf减小了净输入电压(差值电压)——负反馈uoRFuiR2R1+–++–+–例1:uoRFuiR2R1+–++–+–例2:设
4、输入电压ui为正,差值电压ud=ui+uf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uf增大了净输入电压——正反馈-–+uf–+ud-在振荡器中引入正反馈,用以产生波形。在放大电路中,出现正反馈将使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例3:RB1RCC1C2RB2RERL+++UCCuiuo++––设输入电压ui为正,差值电压ube=ui–uf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uf减小了净输入电压——负反馈RBRER'Luiuo++––交流通路+–uf+–ube-ie交、直流分量的信号均可通过RE,所以RE引入的是交、直流反馈。如果有发射极旁路电容,RE
5、中仅有直流分量的信号通过,这时RE引入的则是直流反馈。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目的: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引入直流负反馈的目的:稳定静态工作点17.2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17.7.1负反馈的分类(1)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叫电压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叫电流反馈。(2)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作比较,称为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形式作比较,称为
6、并联反馈。1.串联电压负反馈+–uf+–ud设输入电压ui为正,差值电压ud=ui–ufuf削弱了净输入电压(差值电压)—负反馈反馈电压取自输出电压—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串联反馈AF+–ufuduiuO(b)方框图(a)电路uoRFuiR2R1+–++–+–RL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2.并联电压负反馈-设输入电压ui为正,差值电流id=i1–if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if削弱了净输入电流(差值电流)—负反馈反馈电流取自输出电压—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比较——并联反馈uoR
7、FuiR2R1+–++–+–RLi1ifidAF+–ifidiiuO(b)方框图(a)电路3.串联电流负反馈+–uf–+ud设输入电压ui为正,差值电压ud=ui–uf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uf削弱了净输入电压(差值电压)—负反馈反馈电压取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串联反馈uf=Rio特点:输出电流io与负载电阻RL无关—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电流变换电路。uouiR2RL+–++–ioR+–(a)电路AF+–ufuduiiO(b)方框图4.并联电流负反馈设输入电压ui为正,差值电
8、流id=i1–if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if削弱了净输入电流(差值电流)—负反馈反馈电流取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比较—并联反馈-(a)电路AF+–ifidiiiO(b)方框图RFR1uiR2R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