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

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

ID:27658880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_第1页
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_第2页
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_第3页
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_第4页
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协商民主: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包括农村居民经济上的宽裕,又包括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社会分层进程逐渐加快,对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关调研表明,当前农村的精英阶层在政治参与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和种地农民则成为弱势群体,在当地政治参与中处于边缘人的位置。协商民主是一种新的民主范式,关注“平等公民的理性对话”,在农村政治生活中,结合实际引入这一范式,使之与选举民主相互衔接,有助于推

2、动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良性发展。中国4/vie  关键词:西部农村;社会分层;政治参与;协商民主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1002-7408(2016)02-0067-04  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等,中央政府的这一系列“组合拳”推动了西部农村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快速发展,西部农村社会随之急剧变迁,日益从传统走向现代。“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却滋生着动乱。”有关调研表明,[1]西部农村各阶层的政治参与在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富人治村

3、”和“群体性事件”。我们希望引入协商民主,推动其与选举民主的衔接以缓解上述问题。  一、政治认知与存在问题  关于西部农村居民各阶层政治参与现状的研究,本文拟采用个案研究法。四川省三台县S乡是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S乡具有远离县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商品经济不发达等外显特征,在西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2013至2015年寒假,课题组连续三年对S乡进行了田野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S乡各阶层对政治参与途径、选择乡村干部的标准、选举程序和法规的认知等。  政治认知是产生政治行为的先导,它为S乡各阶层参与乡村政治生活提

4、供了行动依据。这些认知主要包括:其一,S乡各阶层政治参与途径。乡村社会管理者阶层的政治参与途径主要是选举民主所产生的两大渠道,即村民代表大会和乡人民代表大会;农民工和种地农民阶层选择利用“新闻媒体”来表达政治诉求的比例相对较高,他们认为这种参与途径相对有效。其二,选拔乡村干部的标准。S乡各阶层所认可的乡村干部标准排序如下:第一位是“经济能人”。在贫穷的S乡,脱贫致富是大多数阶层的共同愿景;第二位是“办事公道”。农村进入现代化转型以来私人利益凸显,各种民事纠纷上升。其三,对政治参与法规和程序的认知。除乡村管理

5、者阶层之外,占S乡人口大多数的其它阶层,对支撑乡人大运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支撑村民自治运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两部保障基层民主最为重要的法规的认知情况令人堪忧,大部分农村居民对民主政治仅限于形式上的认知,把乡村两级民主政治等同于在投票日参加投票的行为,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投票机器”。“投票机器”的自我定位,反映了弱势阶层在乡村政治参与上的被动和无奈,是乡村政治参与“非良性发展”的表征。  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富人治村”和“群体性事件”最为突出。“富人治村”在西部乡村是一个

6、较为普遍的政治现象,在S乡,“富人治村”是外显的,“富人治乡”则是内隐的,前者指主要村干部及其亲属或为个体工商户或为专业养殖户,他们利用组织资源承包村里的鱼塘、河渠和山林等,优先租用集市的商铺或在交通要道修建住房和商铺;后者指S乡的主要干部利用组织资源,支持其家属或亲属在乡集市或县城购房与承租门面,甚至优先承揽乡村公路建设工程。有弱势阶层反映,村主要干部居住于乡集市,而乡主要干部购房于县城。“富人治村”对西部乡村治理的影响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有些经济能人在担任乡村主要干部期间,致力于推动乡村发展致富,为建设

7、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有些经济能人则利用乡村公共资源谋取私利,这种现象被学者称为“权力货币化”或“村官贪腐”。“富人治理乡村”的不良现象在西部农村较为普遍,这对西部农村各阶层政治参与产生了不良影响,“富人治村”的运作机制有利于富人阶层在政治和经济上产生一体化趋势,逐渐形成对乡村普通阶层的压制机制,从而将乡村中的大多数人排斥在基层民主决策之外。  “富人治村”和“权力货币化”是西部农村频繁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性事件是2014年10月14日云南晋宁县富有村群体性事件,这一事件被

8、媒体称为“晋宁血案”。根据官方通报和媒体评论,这起群体性事件特点如下:第一,血色拆迁,数百富有村村民和施工方数百民工发生大械斗,死亡8人,规模和影响非常大;第二,施工方的数百民工持有催泪弹、“警用”字样盾牌等器械,冲突持续数小时,村民多次报警,始终未见警察到现场,媒体质疑当地公安民警不作为甚至警商勾结;第三,土地财政与拆迁暴利,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良田被当地政府征用,以300多万一亩的价格卖给开发商,却一亩补偿村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